其一
正是清秋节[2]。极难忘、蕉轩蓉馆,旧时明月。争道将军山林好[3],点笔[4]阑干幽折。有二妙[5]、辞华无敌。剪烛衙窗分题处[6],感庐陵、心事如冰雪[7]。图画意,我能说。苔尘曾印霜禽[8]迹。笑几番、西风聚散,纸痕都碧。绝似逍遥堂中事,写出当年轼辙[9]。试展卷、容颜犹昔,雁语萧疏虫吟瘦,尽声声、递入帘前叶。弹指过,又今夕。
【注】
[1]此《金缕曲》二首似作于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按:后阕有“莫忘了、联床风味。匹马频嘶斜阳外,看关河、欲暮吾行矣。临别语,望君记”句。光绪十一年九月,词人罢归,与志锐离别。故推知此《金缕曲》二首作于光绪十一年。志伯愚:指志锐(1852—1912),字伯愚,一字廊轩,号公颖,又号穷塞主,晚号遇安。他塔拉氏。满洲镶红旗人。仲鲁:指志钧(1854—1900),字仲鲁,号陶安,志锐之弟,曾与兄志锐同居广州,读书于壶园,与词人文廷式等游。光绪九年(1883)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满洲正黄旗副都统。1895年参加上海强学会,后任散秩大臣。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志钧与妻子一同自杀,谥贞愍。按:志锐生前藏有陈璞所画的《同听秋声馆图》,并题诗于画上。陈璞,字子瑜,号古樵,番禺赤岗(今广州市海珠区)人,曾任学海堂学长,又自号赤岗归樵,晚号息翁。尤工诗、书、画,有“三绝”之目。详见《(宣统)番禺县续志》。
[2]清秋节:光绪十一年九月,正值清秋时节。
[3]“争道”句:将军,指长善(1829—1889),字乐初,他塔拉氏,满洲正红旗人。祖籍长白,陕甘总督裕泰之子,长叙之兄。同治八年(1869)调任广州八旗驻防将军。光绪十年(1884)被召回京师,授正蓝旗蒙古都统之职。光绪十四年(1888)调任杭州八旗驻防将军。长善任广州将军时好结交名流,与梁鼎芬、文廷式、于式枚等人有密切的交往。曾撰有《芝隐室诗存》七卷、附存一卷、续存一卷。主纂《驻粤八旗志》二十四卷、首一卷等。山林:园林的代称。《汉书·东方朔传》:“愿陛下时忘万事,养精游神,从中掖庭回舆,枉路临妾山林,得献觞上寿,娱乐左右。”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公主园中有山,谦不敢称第,故托山林也。”唐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四:“词赋工无益,山林迹未赊。”按:光绪三年(1877),词人与志锐、志钧等人常聚广州将军长善幕府。钱仲联《文芸阁先生年谱》云:“光绪三年丁丑(一八七七),二十二岁……时先生客广州将军满洲他他拉乐初(长善)幕府。署有壶园,亭馆极美,花树华蔚。将军又好客,其嗣子伯愚(志锐)、侄仲鲁(志钧),皆英英逾众。宾从多渊雅之士,延秋、节庵、晦若暨先生,皆尤密者。”
[4]点笔:犹染翰,挥笔书写。唐杜甫《重过何氏》诗之三:“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宋苏轼《次前韵送程六表弟》:“忆昔江湖一钓舟,无数云山供点笔。”
[5]二妙:称同时以才艺著名的二人。此处指志锐、志钧二人,有“二难”之目,谓兄弟二人品德、学识都很优秀,难分上下。
[6]“剪烛”句:剪烛,语出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后以“剪烛”为促膝夜谈之典。分题:又称“探题”,一种诗歌写作方式。诗人聚会,分探题目,各依所分诗题而赋诗。五代齐己《寄何崇丘员外》诗:“变俗真无事,分题是不闲。”五代李建勋《赋得冬日青溪草堂四十字》诗:“坐中皆作者,长爱觅分题。”
[7]“感庐陵”句:庐陵,郡名,在今江西吉安市。庐陵是“文章节义之邦”,此处指出自庐陵的忠义之士。如宋代“五忠一节”——文忠公欧阳修、忠简公胡铨、忠襄公杨邦乂、文忠公周必大、忠烈公文天祥、文节公杨万里。心事:心地、胸襟。
[8]霜禽:霜鸟。指白鸥、白鹭等。唐孟郊《立德新居》诗:“霜禽各啸侣,吾亦爱吾曹。”唐李贺《昌谷》诗:“渔童下宵网,霜禽耸烟翅。”王琦汇解:“霜禽,鸟之白色者,鸥鹭之属。”
[9]“绝似”二句:逍遥堂,为苏轼在徐州(今属江苏)任知州时所建,位于当时徐州府署后院。熙宁十年(1077)春,苏辙赴商丘任通判,兄弟二人于河南相会,苏辙随苏轼来到徐州,留百余日。时宿于徐州逍遥堂,兄弟有诗词唱和,临别赠诗,充满手足离别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