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2025年08月10日
浣溪沙
惠州西湖重九日[1]
湖草湖花日日香[2],东坡[3]去后几重阳?寻秋随意过横塘[4]。犹忆题图萧寺[5]里,西风吹泪满衣裳,浮生便也惜时光。
【注】
[1]此词作于光绪十二年丙戌九月初九日(1886年10月6日),时词人主讲惠州丰湖书院。惠州西湖: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中心,由西湖和红花湖景区组成,素以五湖、六桥、十四景而闻名,有“苎罗西子”之美誉,史载:“大中国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并杭州。”南宋杨万里有诗云:“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颍水更罗浮。”词人曾作《西湖百咏》诗,成为百咏惠州西湖第一人。
[2]“湖草”句:词人有诗云:“花墩花放白青红,胡蝶双双扑晚风。”自注:“铁香之从叔就湖中洲为花墩,莳种繁卉,香风半湖。”写出了惠州西湖花草繁盛、芳香四溢的特点。
[3]东坡:即北宋大文豪苏轼。哲宗绍圣元年(1094),党祸起,苏轼被贬谪惠州安置,十月至惠州,有《十月二日初到惠州》诗。苏轼贬居惠州至绍圣四年(1097),祸起诗文,朝廷追贬“元祐党人”。闰二月,苏轼贬琼州别驾、昌化军(儋州)安置。四月离惠州。寓惠两年零七个月。
[4]横塘:泛指水塘。唐温庭筠《池塘七夕》诗:“万家砧杵三篙水,一夕横塘似旧游。”五代牛峤《玉楼春》词:“春入横塘摇浅浪,花落小园空惆怅。”
[5]萧寺: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梁武帝造寺,令萧子云飞白大书‘萧’字,至今一‘萧’字存焉。”唐李贺《马》诗之十九:“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后称佛寺为萧寺。此寺似指焦山自然庵。光绪八年(1882),词人曾于此题图撰联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