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采桑子

忆京师丁香[1]

绿香一影红帘底,细叶疏花,月淡烟斜,燕子光阴旧日家[2]。蹉跎冷却春风结[3],绝忆窗纱,瞥见琼丫,独下莓阶[4]一笑拿。余在京师居栖凤楼[5],丁香、芍药皆手植物。

【注】

[1]此词与《海棠春·忆京师海棠》作于同时。丁香:木樨科丁香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因花筒细长如钉且香,故名。花序硕大,花开繁茂,花色淡雅,气味芬芳,易于栽培,是著名的庭园花木。清高士奇《北墅抱瓮录·丁香》:“丁香有紫花,有白花,缘枝遍发,极为繁密。南北之种不同:京师丁香树高者数丈,叶大如紫荆;江南所产枝干不肥,叶细而小,惟花朵相似耳,而春秋发花二次,则胜于北产也。”

[2]“燕子”句:燕子每岁归旧家,反衬出词人此刻不得归京师旧居栖凤楼的无奈、悲凉。宋周邦彦《瑞龙吟》词:“惜惜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3]“蹉跎”句:谓春的衰退,冷却了春风中的花蕾。结,指缄结而未展开的花蕾,多用于比喻愁思凝结不解。唐李商隐《代赠》诗之一:“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表现词人思念情人而又不能与之相会的忧愁之情。

[4]莓阶:生有青苔的台阶。莓,莓苔、青苔。宋王沂孙《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词:“屐齿莓阶,酒痕罗袖事何限。”

[5]栖凤楼:京师居所及藏书楼号。以隋朝勤于读书解经的何妥(字栖凤)自况,故取名“栖凤楼”。按:《节庵先生遗诗》卷五《种花诗三首并序》其一云:“怀哉栖凤宅,三花亲种之。自注:芍药、海棠、丁香皆客京师时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