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调
围棋
凤皇花[1]细穿珠吐,休抛六赤惊婴武[2]。局也近弹棊[3],心中一晌迟。钏摇看素手[4],子落刚离口。生怕雪狷儿,窥人对战时[5]。
【注】
[1]凤皇花:即凤凰木,取名于“叶如飞凰之羽,花若丹凤之冠”。亦名凤凰花、凤凰树、红花楹、火树、金凤等。原产于非洲,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地均有栽培。落叶乔木,叶为二回羽状复叶,长20~60厘米,伞房状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大而色艳,花径7~10厘米,初夏开放,有“南国美人”之称。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卷三十:“凤皇花,树叶似槐,生于澳门之凤皇山,开黄花,经年不歇,与叶相埒。深冬换叶时,花少减,结角子如面豆,今园林多植之,或云洋种也。按《岭南杂记》,金凤花色如凤,心吐黄丝,叶类槐。余在七星岩见之,从僧乞归其子,种之不生。”
[2]六赤:即骰子,亦名六幺、穴骼。唐李洞《龙州韦郎中先梦六赤后因打叶子以诗上》:“微黄喜兆庄周梦,六赤重新掷印成。”明袁宗道《唐医序》:“吾族诸伯叔兄弟多富人,好酣饮狂歌,呼五白,掷六赤。”婴武:即鹦鹉,亦作“婴母”。《礼记·曲礼上》:“婴母能言,不离飞鸟。”陆德明释文:“婴,本或作鹦,厄耕反。母,本或作鹉,同音武。”
[3]弹棊:亦作“弹棋”“弹碁”,古代博戏之一,汉时所创。《西京杂记》卷二:“成帝好蹴鞠,群臣以蹴鞠为劳体,非至尊所宜。帝曰:‘朕好之,可择似而不劳者奏之。’家君作弹棋以献。帝大悦。”《后汉书·梁冀传》注引《艺经》云:“弹棋,两人对局,白黑棋各六枚,先列棋相当,更先弹之。其局以石为之。”至魏改用十六棋,唐又增为二十四棋。宋以后亡遗失传。
[4]钏:腕环或臂环,又叫“跳脱”“条脱”,俗称镯。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五:“钏者,以金银为环,装饰其手足。”《正字通·金部》:“钏,古男女同用,今惟女饰用之。”南朝梁萧纲《夜听妓诗》:“朱唇随吹尽,玉钏逐弦摇。”唐徐贤妃《赋得北方有佳人》:“腕摇金钏响,步转玉环鸣。”素手:洁白的手,多指女性的手。《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唐李白《游泰山》诗之一:“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
[5]“生怕”二句:谓害怕雪猧儿窥人对战,上局捣乱。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史志》:“上(唐玄宗)夏日尝与亲王棋,令贺怀智独弹琵琶,贵妃立于局前观之。上数枰子将输,贵妃放康国猧子于坐侧。狷子乃上局,局子乱,上大悦。”此处化用该典。雪猧儿:色白的狗。狷,一种供人玩赏的小狗。唐王涯《宫词》诗之十三:“白雪猧儿拂地行,惯眠红毯不曾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