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调

前调

题《伍乐陶兰石立轴》[1]

一帘梦雨潇湘[2]景,别有幽花,绝代容华,怪石崚嶒合偶[3]他。骚心侠气谁曾似[4]?镫影红纱,诗思青霞[5],半晌销魂付画叉[6]

【注】

[1]据词中“一帘梦雨潇湘景”句,知此词约于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作于湖南。1888年春,词人至长沙。陶兰石:清王韬《淞隐漫录》:“陶兰石,名良锦,字眉史,吴县知名士也。父名孝廉,筮仕山左。少从父宦游,读书衙斋,执经问难之余,辄有志于古作者。父奇之,曰:‘此我家千里驹也。’既而父卒,遂寄居济南。及长,为人蕴藉风流,能文章,工诗词,尤精金石之学,凡图书鼎彝之类,一见立辨其真赝。”立轴:亦称“立幅”,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中称“画心”(一名“画身”),上称“天头”,下称“地脚”,左右称“边”,上下又有“隔水”。三尺以下的称“立轴”,尺寸比“中堂”小。有三色、两色、一色三种绫(或色纸)裱,也有绢裱。上装天杆,下装地轴,有的天头贴“惊燕带”(一名“绶带”)。“画心”上下端可加镶锦条,称“锦眉”,或称“锦牙”。不但适合悬挂展示,而且便于卷藏携带。《壮陶阁书画录》卷十有《明唐子畏五十山水立轴》。

[2]潇湘:湘江与潇水的并称,多借指今湖南地区,也特指湘江,因湘江水清深,故名。《山海经·中山经》:“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南朝齐谢朓《新亭渚别范零陵云》诗:“洞庭张乐池,潇湘帝子游。”

[3]崚嶒:形容山势高耸突兀。南朝梁沈约《钟山诗应西阳王教》:“郁律构丹巘,崚嶒起青嶂。势随九嶷高,气与三山壮。”唐陈子昂《送魏兵曹使巂州得登字》:“勿以王阳道(一作‘叹’),迢递(一作‘邛道’)畏崚嶒。”合偶:匹配成双。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楚庄王》:“百物皆有合偶,偶之合之,仇之匹之,善矣。”

[4]骚心侠气:骚,忧愁。《国语·楚语上》:“德义不行,则迩者骚离,而远者距违。”韦昭注:“骚,愁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此处指弹劾权臣之事,表明自己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及见义勇为的气概。

[5]青霞:喻高远。南朝梁江淹《恨赋》:“郁青霞之奇意,入修夜之不旸。”李善注:“青霞奇意,志意高也。”

[6]画叉:用以悬挂或取下高处立幅书画的长柄叉子。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玉画叉》:“张文懿性喜书画……爱护尤勤。每张画,必先施帘幕,画叉以白玉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