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子

天仙子

题宗室孚世伯母高恭人荼蘼花册子[1]

一抹春痕轻绣碧,脂零方絮[2]伤心色。玉郎[3]肠断已年年,看不得,人头白,闲庭寂寞敲诗[4]客。

【注】

[1]宗室孚世伯:或与下一首词题中所提孚伯兰世丈为同一人。见下词注。恭人:起于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本为朝廷赠予皇族女性的封号。“恭人”等封号施行不久,便延及臣僚之妻,体现皇家恩典及夫贵妻荣的思想。起初,中散大夫至中大夫之妻、母封恭人,不可越界。南宋时,赠封恭人曾作为朝廷褒奖女性的一种形式而施及底层官员甚至平民百姓。元至治三年(1323),礼部明文规定六品官员之母、妻封为恭人,臣僚之母优先得到赠封。明代承袭元制,也实行赠封制度,但品级升高,恭人是四品官员母、妻的封号,先母后妻,先嫡后庶,如赠封母或祖母,则称“太恭人”。宋、元、明三朝臣僚的侧室也可得到赠封。清代沿袭明制,规定四品官员之母、妻封为恭人。由于封建朝廷赠封盛行,恭人在民间逐渐由专称泛化成为通称,常作敬辞或谀称。荼蘼花册子:绘有荼蘼花的册子。荼蘼花:亦作“酴醾”“荼醾”“荼䕷”,或称“木香”“独步香”等。落叶小灌木,多攀缘而生,有刺,花蕊鹅黄色,花瓣奶白色,春末夏初开花,凋谢意味着花季结束。宋苏轼《杜沂游武昌,以酴醾花菩萨泉见饷》诗之一:“酴醾不争春,寂寞开最晚。”宋王淇《春暮游小园》诗:“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

[2]脂零:胭脂落下。此处借指荼蘼花凋谢落下。形容女子青春逝去,故有伤感之情。方絮:古人以蚕茧抽丝织绸,漂絮后,篾席上会留下一些残絮,漂絮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晒干之后剥离下来,称之为方絮,可用于书写。《初学记》卷二一引汉服虔《通俗文》:“方絮曰纸。”此处指册子。

[3]玉郎:玉郎在唐诗中常泛指青年男子。宋词中常指丈夫或情郎,也用作青年男子的美称。唐元稹《送王十一郎游剡中》诗:“想得玉郎乘画舸,几回明月坠云间。”此处指孚世伯。

[4]敲诗:推敲诗句。此处用唐贾岛“推敲”的典故。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九引《刘公嘉话》:“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练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元张可久《小桃红·忆疏斋学士郊行》曲:“飞梅和雪洒林梢,花落春颠倒,驴背敲诗暮寒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