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1]
2025年08月10日
浣溪沙
[1]
只有桃花比旧红,燕昏莺晚为谁慵?秋千门外水西东。那惜芳踪和柳絮,更无隐语寄芙蓉[2],别离真个[3]不相同。
【注】
[1]此词为相思怀人之作,似怀念龚氏之作。此《浣溪沙》二首约作于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九月后。按:光绪十一年九月,词人即将出都,将家眷托付给文廷式,后遂有仳离之恨。
[2]隐语:亦称“隐”“谬语”“廋辞”“度语”,指不直说本意而借别的词语来暗示的话,类似今之谜语。《汉书·东方朔传》:“对曰:‘臣非敢诋之,乃与为隐耳。’……舍人不服,因曰:‘臣愿复问朔隐语,不知,亦当榜。’”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谐讔》:“讔者,隐也,遁辞以隐意,谲譬以指事也。”“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或体目文字,或图象品物,纤巧以弄思,浅察以炫辞。义欲婉而正,辞欲隐而显。”芙蓉:荷花的别称。《楚辞·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洪兴祖补注:“《本草》云:其叶名荷,其华未发为菡萏,已发为芙蓉。”唐王维《临湖亭》诗:“当轩对樽酒,四面芙蓉开。”
[3]真个:真的,确实。唐王维《酬黎居士淅川作》诗:“侬家真个去,公定随侬否。”宋杨万里《多稼亭前两株梅盛开》诗:“君不见侯门女儿真个痴,獭髓熬酥滴北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