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
2025年08月10日
少年游
碧苔如梦酒醒时,看月上花枝。四面蛩声[1],一襟露气,犹自冷支持。
等闲[2]何事耐沉思①,便说也迷离。漏点听残[3],阑干数遍,百样不相宜[4]。
【校】
①沉思:《全清词钞》本、《岭南历代词选》本、《近代词钞》本、《二十世纪名家词选》本作“寻思”。
【注】
[1]蛩声:蟋蟀的鸣声。唐白居易《禁中闻蛩》诗:“西窗独暗坐,满耳新蛩声。”
[2]等闲:寻常、平常。唐贾岛《古意》诗:“志士终夜心,良马白日足。俱为不等闲,谁是知音目。”
[3]漏点听残:指夜深。漏点,更漏声。参见《采桑子》(人间不合长相见)词“更漏”条注。
[4]“百样”句:犹苏轼“一肚皮不合时宜”之意。此处谓词人的思想、行为与社会潮流格格不入,不合时宜,故眼前事事不能称心如意。
【评】
陈永正《岭南历代词选》云:“眼前事事都不称意,词人还是强自支持,度过这寒冷的秋夜。‘说也迷离’四字,有多少难言之恫。”
潘慎、梁海《明清词赏析文集》云:“全词就写了一位满腹心事的人,一个短时间内的情态和感觉,这心事也可能是说不清的,也可能是不能说的,他没做任何透露。词旨一言以蔽之,曰:‘烦。’这是成年人中许多人有过的感受,作者高度精炼地用一个特定场景表达了出来,写的迷离之致。读这首词,恐怕许多人会产生似曾经过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