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千索
2025年08月10日
秋千索
庚辰七夕寄沈二彦慈[1]
银河一水西风锁[2],问乌鹊[3]、几时能过?莫是前宵费聘钱,才许尔、今番坐。娇娆[4]队队簪花朵,便分与、筵前瓜果[5]。真个黄姑[6]得自由,谁能忆?当初我。
【注】
[1]此词作于光绪六年庚辰七月初七(1880年8月12日),时词人在京任职,作有《庚辰七夕词》。沈二彦慈:见前《踏莎行·北门外,小桥坐月,同沈二彦慈》词注。按:词人又有《七夕后一日寄沈宝枢扬州》诗四首,可参读。
[2]“银河”句:西风,指王母娘娘,代表凶狠残暴的封建势力。锁,指王母娘娘用簪子划了一条银河,将牛郎与织女隔开。
[3]乌鹊:特指神话中七夕为牛郎、织女造桥,使他们能相会的喜鹊。唐李邕《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诗:“织女桥边乌鹊起,仙人楼上凤凰来。”唐李商隐《幸未七夕》诗:“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4]娇娆:娇媚俏丽的人,指女子。唐李商隐《碧瓦》诗:“他时未知意,重叠赠娇饶(一作‘娆’)。”五代韦庄《谒金门》词:“有个娇娆如玉,夜夜绣屏孤宿。”
[5]“便分与”句:旧时风俗,七夕夜晚,妇女以一定仪式向在鹊桥上与牛郎相会的织女乞求智巧。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嬉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词人《庚辰七夕词》诗:“瓜果金钱绮席开,长安城里笑喧豗。杜陵善写蛛丝态,何止孙樵擅赋才。”
[6]黄姑:即牵牛星。传说牵牛织女每年七夕始得一会,遂以名星。典源南朝梁萧衍《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荆楚岁时记》云:“河鼓、黄姑,牵牛也。皆语之转。”唐元稹《决绝词》之二:“已焉哉,织女别黄姑,一年一度暂相见,彼此隔河何事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