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六
2025年08月10日
其六
莺衔蝶弄红英尽[1],松台竹崦[2]潜相引。一处一凄迷[3],相思背烛啼[4]。冷苔封剑满,犀象[5]知难断。且过赏心亭[6],稼轩[7]无复醒。
【注】
[1]“莺衔”句:当从唐杨凝《残花》诗“莺衔蝶弄红芳尽”化出。红英:红花。南唐李煜《采桑子》词:“亭前春逐红英尽。”19世纪90年代,中国、朝鲜成为列强争夺的目标。列强在东亚地区的争权夺利,构成错综复杂的局势,刺激日本发动侵朝侵华战争。
[2]松台:植松的土台。竹崦:竹山,种竹之山。唐王建《题裴处士碧虚溪居》诗:“松台前后花皆别,竹崦高低水尽通。”
[3]凄迷:悲伤怅惘。唐陆龟蒙《采药赋》:“江仆射之孤灯向壁,不少凄迷。”
[4]“相思”句:当从唐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暗魂思背烛”句化出。
[5]犀象:犀角和象牙。秦李斯《谏逐客书》:“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汉张衡《东京赋》:“贱犀象,简珠玉。”吕延济注:“犀象,牙角也。”
[6]赏心亭:在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西边城楼上。《景定建康志》卷二二载:“赏心亭,在下水门之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览之胜。”
[7]稼轩:即辛弃疾(1140—1207),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南宋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其词题材广阔,风格以沉雄豪迈为主,又不乏细腻缠绵、通俗清新之作,风格多样。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稼轩于淳熙元年(1174)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词作显示了一位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失意英雄的满腹悲愤,令人感慨万分。梁鼎芬此时心境亦与稼轩相似,其词作也受到稼轩词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