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月上花梢,风归柳际,闲情引作春愁。细语商量,鸾胶[1]愿续千秋。也妨好事多磨折[2],奈明珠、无处搜求。忽沧茫、江海天风,促我行舟[3]。
腰枝愁瘦春人[4]囚,怅平阳程杳[5],魂再难游。问讯杨花,被风卷过沧洲[6]。琵琶声断琴心死,漫猜疑、艳福难修。苦相思、泪湿青衫,望断黔娄[7]!
【注】
[1]鸾胶:传说中用凤喙麟角合煎制成的一种胶,可黏合断弦。后多用以比喻续娶后妻。亦称“续弦”“续胶”或“鸾胶再续”。典源《汉武外传》:“西海献鸾胶,武帝弦断,以胶续之,弦两头遂相着,终日射,不断。帝大悦,名续弦胶。”事亦见《十洲记·凤麟洲》《博物志》等书。五代刘兼《秋夕书怀呈戎州郎中》诗:“鸾胶处处难寻觅,断尽相思寸寸肠。”
[2]好事多磨折:语见宋晁端礼《安公子》词:“是即是,从来好事多磨难。”谓好事情在实现、成功前往往会经历许多挫折、阻碍,常指男女相爱,多经波折,不易如愿。
[3]“忽沧茫”二句:化用唐李白《行路难》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春人:怀春的人。春,指男女情欲。明杨慎《扶南曲》之一:“春人辞曲房,罗绮杂花香。远思河边草,柔情陌上桑。”
[5]怅平阳程杳:此处谓平坦的路途远得看不见踪迹。平阳,犹平坦宽阔。《西游记》第五十六回:“下西坡,乃是一段平阳之地。”程,引申为(旅行)道路、一段路、路途。杳,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木部》:“杳,引申为凡不见之称。”
[6]沧洲:滨水的地方,泛指隐士的居处。三国魏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然后临沧洲而谢支伯,登箕山以揖许由。”
[7]黔娄:人名。据西汉刘向《列女传·鲁黔娄妻》载,黔娄为春秋鲁人。《汉书·艺文志》、晋皇甫谧《高士传·黔娄先生》则说是齐人。春秋时隐士,安贫自守,拒绝齐鲁之君的重金征聘,不肯出仕,死后衾不蔽体。诗词中多用以喻指操守高洁的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