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意

绿意

寄怀他哈喇陶庵编修①[1]

湘华梦影,可西风昨夜,几回吹醒[2]梁鼎芬星海?犹记盈盈[3],楼上黄昏,瞥见游春鞭镫[4]文廷式芸阁。开门笑语红襟燕[5],休负了、海棠栖稳星海。天涯别有桃源,误却琼枝芳信[6]芸阁。太息琴丝笛谱,纵弹尽、不似旧时人听星海。暮雨潇潇,此日江南,帘卷疏花微病[7]芸阁。香心熏彻相思字,又半晌,月明更静星海。祗无惨、白雁横天,说与凄凉风景[8]芸阁。

【校】

①“寄怀他哈喇陶庵编修”,《文廷式集·旋乡日记》本作“联句寄仲鲁编修志钧,即咏其事”。

②“可”,龙校本原注曰:“王校:当是‘又’字。”按:龙校本《同声月刊》所载龙榆生《重校集评云起轩词》。王校:龙校本录王瀣手批徐刊本校语。徐刊本:徐乃昌《怀豳杂俎》刊本《云起轩词钞》。

③“犹”,《文廷式集·旋乡日记》本作“曾”。

④“门”,《文廷式集·旋乡日记》本作“窗”。

⑤“休负了”,《文廷式集·旋乡日记》本作“道莫负”。

⑥“却”,《文廷式集·旋乡日记》本作“了”。“信”,《文廷式集·旋乡日记》本作“讯”。

⑦“潇潇”,《文廷式集·旋乡日记》本作“萧萧”。

⑧“心”,《文廷式集·旋乡日记》本作“炉”。

⑨“憀”,《文廷式集·旋乡日记》本作“聊”。

【注】

[1]此词作于光绪十二年丙戌六月十九日(1886年7月20日)。文氏《旋乡日记》光绪十二年六月十九日载:“晴,酷热。与星海联句,得词三首,一寄延秋,一寄仲鲁,一寄实甫。作家信三封:致仲鲁、庆笙、实甫信各一封……寄仲鲁一词,颇有本事,姑录于此……此词为平康朱秀卿作。朱,常熟人,风致流动。十年前一见仲鲁,以身许之,坚约再三,终以不果。后归常熟纪某。今又新寡,重来沪上,偶于歌筵见之。笃想故人,愿传芳信。嗟乎!萧萧风雨,岂梦花梢?絮果、泥因,顿成漂泊,此亦至无聊之事矣。销暑无俚,与星海拈而咏之。篇中‘桃源’,盖仲鲁有妾,旧名阿桃,因以调侃之也。”他哈喇陶庵编修:即志钧(1854—1900),见前《金缕曲·题志伯愚、仲鲁兄弟〈同听秋声馆图〉》词注。

[2]“湘华梦影”三句:此处化用宋晏殊《采桑子》词:“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3]盈盈:形容举止、仪态美好,此处指貌美的女子。盈,通“嬴”。《玉台新咏》引古乐府《日出东南隅行》(一作《陌上桑》,又作《艳歌罗敷行》):“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文选》引古诗《青青河畔草》:“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牗。”李善注:“《广雅》曰:‘嬴,容也。’‘盈’与‘嬴’同。”

[4]鞭镫:亦作“鞭蹬”或“鞭凳”。原意为马鞭和马镫,借指马具,此处指马。

[5]红襟燕:越地的红胸燕子。唐丁仙芝《馀杭醉歌赠吴山人》诗:“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丹铅总录》:“《玄中记》:‘胡燕,斑胸,声小;越燕,红襟,声大。’李贺诗:‘劳劳胡燕怨酣春。’《吴越春秋》:‘越燕向日而熙。’”

[6]桃源:此处指志钧之妾,旧名阿桃。琼枝:喻美女。唐韦应物《鼋头山神女歌》:“皓雪琼枝殊异色,北方绝代徒倾国。”宋秦观《虞美人》词:“琼枝玉树频相见,只是离人远。”此处指朱秀卿。可参阅王韬《淞隐漫录》卷十《二十四花史》下。芳信:花开的讯息。春日百花盛开,因亦以指春的消息。宋苏轼《谢关景仁送红梅栽二首》诗之一:“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南宋尤袤《入春半月未有梅花》诗:“几度杖藜贪看早,一年芳信恨开迟。”此处指青春。

[7]“暮雨”三句:化用宋李清照《醉花阴》词:“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8]“祗无憀”三句:化用南宋蒋捷《贺新郎·秋晓》词“万里江南吹箫恨,恨参差、白雁横天杪。烟未敛,楚山杳”及宋高观国《兰陵王·为十年故人作》词“凄凉风景,待见了,尽向说”句意。祗,副词。只,仅。《诗·小雅·我行其野》:“成不以富,亦祗以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