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福降中天

五福降中天

介朱年伯母七十寿[1]

桃花一实三千岁[2],詄荡天门[3]尺咫。玉杖[4]徘徊,金章焜耀[5],但见慈颜欢喜。二月良辰。听燕语莺歌,春浓如海。酒落霞觞[6],跻堂共祝无量祉[7]。岳岳[8]家声鹊起。念柳丸欧荻[9],母氏劳只[10]。草萦书带[11],兰茁孙枝[12],定知丝纶济美[13]。婆娑老福[14]。尽畿甸纵观,板舆戾止[15]。笙歌奏广,微协霓裳宫徵[16]

【注】

[1]按:此词迄《梦江南》(西湖好!风义激人群),共十三首词,录自杨敬安辑《节庵先生遗稿》之诗词补遗部分。介:助。《诗·豳风·七月》:“为此春酒,以介眉寿。”郑玄笺:“介,助也。”朱年伯母:生平待考。

[2]“桃花”句:此句用王母桃典。神话传说,西王母曾赠仙桃与汉武帝,称此桃三千年结实一次,食之可以长生。《太平广记》卷三引《汉武内传》:“(王母)又命侍女更索桃果,须臾,以玉盘盛仙桃七颗,大如鸭卵,形圆青色,以呈王母。母以四颗与帝,三颗自食。桃味甘美,口有盈味。帝食辄收其核,王母问帝,帝曰:‘欲种之。’母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夏地薄,种之不生。’帝乃止。”唐韦斌《送贺秘监归会稽诗》:“桃实三千岁,何当献寿来?”

[3]詄荡天门:詄荡,空旷无际貌。《汉书·礼乐志》:“天门开,詄荡荡,穆并骋,以临飨。”颜师古注引如淳曰:“詄读如迭。詄荡荡,天体坚清之状也。”王先谦补注:“天体广远,言象俱忘,故曰詄荡荡。”唐杜甫《乐游原歌》:“闾阖晴开詄荡荡,曲江翠幕排银榜。”

[4]玉杖:亦称“鸠杖”“齿杖”“延年杖”等。古代朝廷赐予长者之手杖。杖端作鸠鸟形。鸠者,不噎之鸟,祝愿老人健康长寿,饮食不噎也。据文献载,年过七十者授之,以示优遇。《后汉书·礼仪志中》:“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餔之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玉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唐李白《夷则格上白鸠拂舞辞》诗:“天子刻玉杖,镂形赐耆人。”按:据现有文献及考古资料,汉代所行乃王杖制,而非玉杖制。玉杖当为王杖。《周礼·秋官·伊耆氏》:“掌国之大祭祀,共其杖咸。军旅,授有爵者杖。共王之齿杖。”郑玄注:“王之所以赐老者之杖。郑司农云:‘谓年七十当以王命受杖者,今时亦命之为王杖。’玄谓《王制》曰:‘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可参阅郝树声《武威“王杖”简新考》及魏燕利《“王杖”考辨》二文,载《简牍学研究》(第四辑),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金章:金印,多为皇族高官所佩;古代高级官员的官服。此处指朱年伯母的服饰装束,喻身份高贵。焜耀:明照,光耀。《左传·昭公三年》:“不腆之适,以备内宫,焜耀寡人之望。”陆德明释文引服虔曰:“焜,明也;耀,明也。”

[6]霞觞:亦称“九霞觞”“九霞卮”“霞杯”等,指华美的酒杯,亦指仙人所用的酒杯。唐曹唐《送刘尊师祗诏阙庭》诗之二:“霞觞共饮身虽在,风驭难陪迹未闲。”后亦为酒的代称。

[7]跻堂:犹登堂。语本《诗·豳风·七月》:“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无量祉:不可计算、没有限度的福。祉,福。《尔雅·释诂下》:“祉,福也。”邢昺疏:“祉者,繁多之福也。”《诗·小雅·六月》:“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毛传:“祉,福也。”

[8]岳岳:挺立貌,耸立貌。王逸《楚辞·九思·悯上》:“丛林兮崯崯,株榛兮岳岳。”王逸注:“岳岳,众木植也。”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神仙岳岳于栋间,玉女窥窗而下视。”李善注:“岳岳,立貌。”

[9]柳丸:唐柳仲郢,字谕蒙,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东南)人。柳公绰子。母韩氏,韩皋之女,善训子。幼嗜学,母常配制熊胆丸,使仲郢夜咀嚼以助勤,世传“丸熊教子”。及长,尚义气,能文章,著《尚书二十四司箴》,为韩愈所赞赏。事亲孝,能报母严教之恩。元和十三年(818)进士擢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迁谏议大夫,累擢刑部尚书,咸通中出为天平节度使。事见《旧唐书·柳仲郢传》卷一六五、《新唐书·柳仲郢传》卷一六三等。欧荻:即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四岁丧父,母郑氏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无钱购买纸笔,以芦荻杆代替笔,画地教儿学习。欧阳修自幼聪敏颖悟,读书辄成诵。事见《宋史·欧阳修传》卷三一九。此处用母教典故,称赞朱年伯母教育有方。

[10]母氏劳只:母氏,对母亲的尊称,多用于书面语。《诗·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只,语气词。《诗·墉风·柏舟》:“母也天只,不谅人只!”这是对母亲辛苦操劳的感念之辞。

[11]草萦书带:典出《后汉书·郡国志四·东莱郡》:“不其侯国,故属琅邪。”南朝梁刘昭注引晋伏琛《三齐记》云:“郑玄教授不其山,山下生草大如薤,叶长一尺余,坚韧异常,士人名曰康成书带。”《太平御览》卷九九四亦载。“康成书带”俗名沿阶草,相传郑玄弟子取其束书,故名“书带草”。典形有“康成带”“书带草”“草生书带”“萦带草”“郑草”等。郑玄是东汉著名的经学大师,其后姓郑的人,不论是不是郑玄的后裔,都常用“书带”之典。后多用作传道讲经或治学的处所。南朝陈张正见《秋晚还彭泽》诗:“路积康成带,门疏仲蔚蒿。”唐李群玉《经费拾遗所居呈封员外》诗:“空余书带草,日日上阶长。”宋苏轼《书轩》诗:“庭下已生书带草,使君疑是郑康成。”

[12]兰茁孙枝:兰,木兰。茁,植物刚生长的样子。孙枝,从树干上长出的新枝,后喻孙儿。此处称誉朱年伯母孙辈繁盛出众,后继有人,家道兴旺。宋陆游《三三孙十月九日生日翁翁为赋诗为寿》诗:“正过重阳一月时,龟堂欢喜抱孙枝。”

[13]丝纶济美:丝纶,亦称“丹纶”“帝纶”等。语本《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孔颖达疏:“王言初出,微细如丝,及其出行于外,言更渐大,如似纶也。”后世常用丝纶喻指帝王的诏令。唐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诗:“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宋晏殊《拂霓裳》词:“钿函封大国,玉色受丝纶。”此处用以表示授官、加封。济美,谓在以前的基础上使美好的东西发扬光大。语出《左传·文公十八年》:“世济其美,不陨其名。”杜预注:“济,成也。”孔颖达疏:“世济其美,后世承前世之美。”唐司空图《故盐州防御使王纵追述碑》:“代为著姓,人不乏贤,或济美于参墟,或炳灵于沂水。”

[14]婆娑老福:婆娑,逍遥自在、闲散自得。汉班彪《北征赋》:“登障隧而遥望兮,聊须臾以婆娑。”李善注:“婆娑,容与之貌也。”明张元祯《满庭芳·庆陈太孺人寿调》词:“悠哉婆娑老福,不知是、几许修行。”

[15]“尽畿甸”二句:板舆,亦作“步舆”“版辕”“版舆”等,古代一种人抬的代步工具,多为老人乘坐。戾止:来到。《诗·鲁颂·泮水》:“鲁侯戾止,言观其旗。”毛传:“戾,来;止,至也。”此处化用晋潘岳《闲居赋》:“太夫人乃御板舆,升轻轩,远览王畿,近周家园。”后因以代指官吏在任迎养父母之辞。

[16]霓裳:《霓裳羽衣曲》的略称。唐白居易《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宫徵:古代五音中宫音与徵音的并称,泛指声调。南朝齐陆厥《与沈约书》:“前英已早识宫徵,但未屈曲指的,若今论所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