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九

其九

峨峨一舰[1]浮东海,春帆楼约[2]千年在。叔宝是何心[3]?真成不择音[4]。通人眉语妙[5],岂避旁观[6]。此恨竟无期[7],寻春岁岁悲。

【校】

①“观”,杨辑本作“人”。

【注】

[1]峨峨:高貌。屈原《楚辞·招魂》:“增冰峨峨,飞雪千里些。”吕向注:“峨峨,高貌。”一舰:指李鸿章所乘的德国轮船。1895年3月14日,李鸿章带着儿子李经方、罗丰禄、马建忠、伍廷芳、于式枚、美国顾问科士达等得力随员十三人,乘德国轮船礼裕号、公义号从天津动身,19日抵达日本下关。

[2]春帆楼约:指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春帆楼:位于日本下关红石山脚下,安德天皇祠旁,为中日谈判场所。4月17日,李鸿章与伊藤博文在此签订《马关条约》。

[3]叔宝:即南朝陈后主陈叔宝,字符秀,小字黄奴。其在位期间,荒废朝政,生活奢侈,沉迷酒色。及南陈被隋所灭,叔宝被俘献长安,隋文帝礼遇之,但叔宝屡求官号于隋,隋文帝曰:“叔宝全无心肝。”(见《南史·陈本纪》)“叔宝是何心?”自此化出。此处指朝鲜王李熙。

[4]不择音:“音”通“荫”,指庇荫之处。意谓鹿将死,来不及选择荫蔽的地方。比喻在情况危急时无法谨慎地考虑行动是否妥当。亦比喻只求安身,不择处所。语出《左传·文公十七年》:“鹿死不择音。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1895年7月6日,俄驻朝公使策动宫廷政变,排除亲日派。可见,朝鲜为日本所逼,投靠沙俄。

[5]眉语:用眉的舒敛传情示意。南朝梁刘孝威《都县遇见人织率尔寄妇》:“窗疏眉语度,纱轻眼笑来。”此处指朝鲜闵妃暗通俄人。

[6]旁观笑:谓事机外播,已被外人所知。《中东战纪本末·朝鲜乙未之变》:“西报乃志其事曰:‘朝鲜……王妃闵氏……悯王被逼于异邦,且恚其母族之失势,计欲尽逐新臣,而易以闵氏诸旧吏。机事不密,风声渐播,寄寓朝鲜诸官民皆知祸乱之来又将闲不容发,徒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相与漠然视之,而日使则思之烂熟矣。’”1895年10月8日,日公使三浦梧楼助朝鲜大院君李昰应,指使日军冲入王宫,杀死闵妃,重建亲日政权,是为“乙未之变”。

[7]此恨:对甲午之役签订的《马关条约》之恨。无期: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