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慢

长亭怨慢

客中重九[1]

空盼到、黄花时候。客里消磨,九年重九[2]。海上琴丝,秋星萧散、倩谁叩?残阳马首,但一片、销魂柳。顾影意难忘,渐对、江潭人瘦。

知否?问苔尘霾笛,此际可能同奏。是日,展建侯[3]表弟殡室。灵鸦去也,犹听得、隔邻伤旧!西风紧、催酒醒回,才闷起、镫虫如豆。何况是愁来,小雨窗前吹又。

【校】

①据词谱格律,“渐对”下疑脱一字。

【注】

[1]此词作于光绪十年甲申九月初九(1884年10月27日),时词人在上海,同冯启钧至山庄哭奠表弟冯启勋。词人有《上海逢冯二表弟启钧作》《追挽冯表弟启勋六首并序》二诗,可参读。《追挽冯表弟启勋六首并序》云:“弟殁一百八日为重九节,余至上海,同少竹诣山庄哭奠,心伤神惕,不复能诗,十三日游杭州,过长安坝,追怀亲旧,赋此写哀,寄少竹焚之,当一恸也。”按:词人九月初一日(10月19日)请假出都,归省先墓,途经上海,再顺道游杭州西湖。

[2]“客里”二句:谓离乡在外期间,消磨时光,九年之后又到了九月初九日。客里消磨:语本宋周邦彦《六丑·蔷薇谢后作》:“怅客里、光阴虚掷。”九年:《追挽冯表弟启勋六首并序》诗之二:“忆子趋庭日,当余应试年。”按:词人在光绪二年丙子(1876),以国子监生入京应顺天乡试,如今已过九年。

[3]建侯:冯启勋(1863—1884),广东南海(今属佛山市)人,冯焌光之子。少聪慧灵敏,寓居上海。《翁同龢日记》光绪八年壬午七月十三日(1882年8月26日)记:“今日之客以冯建侯为最,年二十,颇聪敏。”冯启勋与徐允临(石史)为知己。今有行书题跋手卷水墨纸本,上有冯启勋题识“世小弟冯启勋”,铃印“建侯”。生平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