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饮食要点
冬季是万物生机潜藏的季节。秋去冬来,气温骤降,寒气逼人,人体生理功能减退,阳气渐弱,对能量与营养要求较高,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应重视饮食的调理。
第一,重视温补肾阳。中医素有“虚则补之”“寒则温之”“药补不如食补”之说。因此,中老年人要重视饮食调理,在冬季的日常膳食中要温补肾阳,多食禽蛋、鱼类、豆类、畜肉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二是多食羊肉、狗肉、生姜、花椒等温热性食物;三是多饮热汤,以驱寒暖胃,增进食欲。
第二,冬季宜多食果仁类食物,如核桃、芝麻、松子、花生、杏仁、莲子等,这些食物均有健脾胃、润肺、利肠道、补脑的作用,对中老年人非常有益。此外,这些食物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不饱和脂肪酸,能促进胆固醇代谢,消除动脉血管壁上的沉积物,预防动脉硬化、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常食还能抗氧化,改善皮肤上的老年斑,防衰抗老。
第三,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癌症等患者,饮食应坚持清淡、温软,注意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以平安度过冬季。肺部疾病患者还要选用健脾理气、补肺益肾、止咳化痰的食物,如梨、橘子、百合、白果、杏仁、蜂蜜、猪肺等。
第四,控制平衡饮食,避免发胖。肥胖容易引发多种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而中老年人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人群,更应注意膳食平衡,预防肥胖,控制糖类和脂肪的摄入量,晚餐应严格控制进食量。为了避免脂肪堆积,建议多食新鲜蔬菜和瓜果,主食尽可能杂一些,多吃粗粮,增加维生素的摄入。
第五,多食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食物,如鳝鱼、泥鳅、乌鸡、木耳等。冬季寒冷,人体的血管遇寒容易收缩,容易引起高血压,导致动脉硬化、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因此还可选择具有疏通血管作用的药材,如三七、川芎、当归、丹参、牛膝、桃仁等。
根据冬季的气候特点,中老年人养生应从养肾藏精、补虚壮阳、宣肺散寒、濡养脾胃、祛瘀护心、温经通脉六个方面着手,逐步调整食物结构,以温补助阳为主,提高耐寒能力。建议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但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进补要适当,以清淡、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食物为主。适当饮水,多摄入五谷杂粮、水果和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