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要学会摆脱孤独

空巢老人要学会摆脱孤独

空巢老人由于孤独,很容易产生精神上的不良现象,比如抑郁、焦虑等。

空巢综合征

中老年人空巢综合征多发生于子女成年离开家庭之后独自生活的中老年人身上,该症状在精神疾病分类中属于“适应障碍”的一种,主要表现为精神空虚、无事可做。缺乏亲人的关爱是导致中老年人空巢综合征的根本原因。“空巢老人”往往身体状况差、患病率高、行动不便,而由于缺乏子女关爱,更容易感到生活无趣,行为退缩,对自己的存在价值表示怀疑,常陷入无欲无望、无趣无助的状态,情况严重的还容易引发老年痴呆症。

抑郁

抑郁性情感障碍在中老年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严重影响了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中老年人年龄越大,对被照顾的要求就越高,而“空巢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最基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就更容易形成抑郁。现代社会人们的家庭观念转变比较大,尤其是多数年轻夫妇不能或不愿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中老年人晚年享受天伦之乐的希望落空,结果抑郁等不良情绪接踵而来。

焦虑

焦虑是一种害怕出现不良后果的复杂情绪状态。调查发现,社区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的焦虑患病率非常高,27.5%的“空巢老人”存在焦虑症状,并且“空巢老人”的焦虑发生率高于抑郁发生率。中老年人的焦虑往往又会发展为抑郁或二者混合状态,进一步损害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孤独

有研究发现,“空巢老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情感问题,而情感则主要是孤独感,近87%的中老年人觉得寂寞,这极大地影响了“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

“空巢老人”如何摆脱生理和心理的阴影,健康快乐地生活呢?

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态。良好的心态是健康的一剂良药,中老年人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生活重心和生活节奏,找一些自己有兴趣的事做,如养花、养鸟、练书法、听音乐及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等,有条件的中老年人还可以参加老年大学或社区的一些活动,这样既可以得到一些陶冶情操的训练,使生活丰富多彩,又能广交朋友。

其次,子女也要给父母多一些温暖,这种温暖不仅限于常打电话,还包括有时间常回家看看,这是对处于孤独中的中老年人最大的安慰。

另外,为了解决“空巢老人”健康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吸纳国际健康管理理念的基础上,针对“空巢老人”的子女在外忙于工作,无法照顾到父母的社会现象,一些健康管理机构针对“空巢老人”专门定制了一份适合他们的健康套餐,这种健康套餐包含中老年人心理健康咨询与评估、每年两次的深度体检、膏方调理、私人医生贴身服务、需就诊时无需排队即可顺利挂上名医号等,“空巢老人”存在的身心问题也可以迎刃而解。

作为子女,即使工作多么忙碌,相信每天给父母打个电话的时间还是有的;不管一年的工作多忙碌,抽一些时间陪伴在父母身边还是可以做到的。子女的呵护和关怀对于父母的健康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