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脑食物
核桃
核桃仁含有丰富的营养素,每百克含蛋白质15~20克、脂肪60~70克、糖类10克,并含有人体必需的钙、磷、铁等营养物质,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B2等多种维生素。核桃中所含脂肪的主要成分是亚油酸甘油酯,食后不但不会使胆固醇升高,还能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因此,可作为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的滋补品。此外,这些油脂还可供给大脑基质的需要。核桃中所含的微量元素锌和锰是脑垂体所需的重要成分,常食有益于脑的营养补充,有健脑益智作用。
李时珍说:核桃能“补肾通脑,有益智慧”。不少古代人还发明了许多吃核桃的方法,如将核桃500克打碎去壳取仁,将核桃仁加冰糖共捣成核桃泥,密闭贮藏在瓷缸中,每次取两茶匙,用开水冲和饮服。据说,用水冲和后浮起的一层白色液体,就是补脑作用最强的“核桃奶”。
核桃不仅是最好的健脑食物,又是神经衰弱的治疗剂。患有头晕、失眠、心悸、健忘、食欲不振、腰膝酸软、全身无力等症状的中老年人,每天早晚各吃1~2个核桃,即可起到滋补治疗作用。
核桃还对其他病症具有较高的医疗效果,如它具有补气养血、润燥化痰、温肺润肠、散肿消毒等功能。
蜂王浆
蜂王浆,又叫蜂乳,是工蜂咽腺分泌的一种半透明、白色浆液。由于蜂王比工蜂的寿命要长10~36倍,所以人们最早发现蜂王浆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随着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蜂王浆还具有多种补益作用。
蜂王浆中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及多种酶类及激素等,所以具有很好的促进新陈代谢、增进食欲、营养健脑、安神补血的作用,作为脑力劳动者的保健食品,非常适合。此外,蜂王浆还有增强人体对各种致病因素的抵抗能力,具有刺激性腺,可增强细胞生命力,加强组织器官的再生和修复功能,增进造血器官功能,以及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蜂王浆还具有较好的药用功效,用于慢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的患者,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提高血红蛋白和血铁含量水平,对病后体虚、小儿营养不良、神经衰弱、老年体衰、传染性肝炎、高血压、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症也均有疗效。
黄花菜
黄花菜的营养价值很高。据分析,每百克含蛋白质14.1克、脂肪1.1克、糖类62.6克、钙463毫克、磷173毫克,以及多种维生素,特别是胡萝卜素的含量最为丰富,干品每百克含量达3.44毫克,在蔬菜中名列前茅。对人体健康,特别是胎儿发育甚为有益,因此,可作为孕妇、产妇的必备食品。
研究表明,黄花菜具有显著降低动物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因此,它又是预防中老年人疾病和延缓机体衰老的佳蔬。黄花菜因含有冬碱等成分,又具有止血、消炎、利尿、健胃、安神等功能,因此其花、茎、叶、根都可入药。用其根端膨大体炖肉或炖鸡,对治疗贫血、老年性头晕等具有较好的效果。
黄花菜虽然味美,但不宜鲜食,因鲜品中含有秋水仙碱素,可使人体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必须在蒸煮晒干后存放,而后食用。
苹果
每百克苹果含果糖6.5~11.2克、葡萄糖2.5~3.5克、蔗糖1.0~5.2克,还含有微量元素锌、钙、磷、铁、钾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有一种说法:每顿饭吃一个苹果,就不用请医生。此话虽然有些夸张,但苹果的营养和药用价值由此可见一斑。又因苹果所含的营养既全面又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所以非常适合婴幼儿、老人和病人食用。
多吃苹果有增进记忆、提高智力的效果。苹果不仅含有丰富的糖、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大脑必需的营养素,更重要的是富含锌元素。据研究,锌是人体内许多重要酶的组成部分,是促进生长发育的关键元素。锌通过酶广泛参与体内蛋白质、脂肪和糖的代谢。锌还是构成与记忆力息息相关的核酸与蛋白质的必不可少的元素。缺锌可使大脑皮层边缘部海马区发育不良,影响记忆力。实验也证明,减少食物中的锌,幼童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受到严重障碍。锌还与产生抗体、提高人体免疫力等有密切关系。
苹果具有降低胆固醇含量的作用。法国科研人员经过试验得出:吃苹果可以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增加胆汁分泌和胆汁酸功能,因而可避免胆固醇沉淀在胆汁中形成胆结石。有实验发现,经常吃苹果的人当中,有50%以上的人,其胆固醇含量比不吃苹果的人低10%。
苹果还具有通便和止泻的双重作用,因为苹果中所含的纤维素能使大肠内的粪便变软;苹果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可刺激胃肠蠕动,促使大便通畅。另一方面,苹果中含有果胶,又能抑制肠道不正常的蠕动,使消化活动减慢,从而抑制轻度腹泻。
苹果中含有较多的钾,能与人体过剩的钠盐结合,使之排出体外。当人体摄入钠盐过多时,吃些苹果,有利于平衡体内电解质。苹果中含有的磷和铁等元素,易被肠壁吸收,有补脑养血、宁神安眠作用。苹果的香气是治疗抑郁和压抑感的良药。专家们经过多次试验发现,在诸多气味中,苹果的香气对人的心理影响最大,它具有明显的消除心理压抑感的作用。临床实验证明,让精神压抑患者嗅苹果香气后,心境大有好转,精神轻松愉快,压抑感消失。实验还证明,失眠患者在入睡前嗅苹果香味,能较快入睡。
香蕉
香蕉的营养非常丰富,每百克果肉中含蛋白质1.2克、脂肪0.5克、糖类19.5克、粗纤维0.9克、钙9毫克、磷31毫克、铁0.6毫克,还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C、维生素E及丰富的钾等。
近年来,国外医学专家研究发现,香蕉在人体内能帮助大脑制造一种化学成分——血清素,这种物质能刺激神经系统,给人带来欢乐、平静及瞌睡的信号,甚至还有镇痛的效应。因此,香蕉又被称为“快乐食品”。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常吃香蕉可防止高血压。因为香蕉可提供较多的能降低血压的钾离子,有抵制钠离子升压及损坏血管的作用。他们还认为,人体如果缺乏钾元素,就会导致头晕、全身无力和心律失常。又因香蕉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而含钠量低,且不含胆固醇,食后既能供给人体各种营养素,又不会使人发胖。因此,常食香蕉不仅有益于大脑,预防神经疲劳,还有润肺止咳、防止便秘的作用。
香蕉味甘性寒,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主要功用是清肠胃,治便秘,并有清热润肺、止烦渴、添精髓、解酒毒等功效。
由于香蕉性寒,故脾胃虚寒、胃痛、腹泻者应少食,胃酸过多者最好不吃。
葡萄
葡每百克萄含水分87.9克、蛋白质0.4克、脂肪0.6克、糖类8.2克、粗纤维2.6克、钙4.0毫克、磷7.0毫克、铁0.8毫克,并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P、烟酸等。此外,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十多种氨基酸及大量果酸。因此,常食葡萄,对神经衰弱和过度疲劳均有辅助治疗作用。而葡萄酒作为一种低度饮料,含有十几种氨基酸和丰富的维生素B12和维生素P,更具有味甘、性温、色美、滋补、养人等特点,经常少量饮用,有舒筋活血、开胃健脾、助消化、提神等功效。
我国古代药典对葡萄的利尿、清血等作用和对胃弱、痛风等病的功效均有论述。如《神农本草经》记载:“葡萄味甘平,主筋骨湿痹,益气,增力强志,令人肥健,耐饥,忍风寒。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用葡萄汁50毫升,以文火煎,浓缩至稠黏如膏时,加蜂蜜1倍,至沸停火,冷却后装瓶备用。每次1汤匙,沸水冲化代茶饮,可治疗热病烦渴。患有贫血、头晕、心悸者,可适量饮服葡萄酒,每日2或3次。
龙眼
龙眼每百克果肉含水分81.4克、蛋白质1.2克、脂肪0.1克、糖类16.2克、粗纤维0.2克、钙13.0毫克、磷26.0毫克、铁0.4毫克、维生素B10.04毫克、维生素B20.03毫克、烟酸1.0毫克、维生素C60毫克。因此,自古被视为滋补佳品。清代著名医学家王士雄则称赞龙眼为“果中神品,老弱皆宜”。
龙眼味甘,性平,主要功用为“开胃益脾,养血安神,补虚长智”。《神农本草经》说它可治“五脏邪气、厌食,安志,除虫毒,久服强魂魄,聪明,轻身不老,通神明”。古时治疗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虚烦不眠、自汗惊悸的“归脾汤”,就是用龙眼肉、炒酸枣仁、炙黄芪、焙白术以及茯神各50克,木香、人参各25克,炙甘草12.5克配制而成的。无病者食之则可补脾胃,助精神。
龙眼可鲜食,也可制成罐头、龙眼膏、速冻龙眼或烘焙成桂圆干等。因其果肉鲜嫩,色泽晶莹,果汁甘美,又具有较高的滋补及营养价值,因此,是现今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畅销果品之一。
茶叶
茶叶,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饮料之一,被称为“东方饮料的皇帝”。经分析,茶叶中含有咖啡因、单宁、茶多酚、蛋白质、糖类、叶绿素、胡萝卜素、芳香油、酶、维生素A原、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P以及无机盐等多种成分。
历代“本草”类医书在提及茶叶时均说它有止渴、清神、利尿、治咳、祛痰、明目、益思、除烦、去腻、驱困轻身、消炎解毒等功效。
近代研究发现,经常饮茶可提神醒脑。茶叶中含有5%左右的生物碱,其主要成分是咖啡因,这种咖啡因在泡茶时有80%可溶进水中,饮用后能兴奋神经中枢,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心脏功能;并能促进胃液分泌,助消化,解油腻;还能加强横纹肌的收缩功能,因而能使人解除疲劳,提高劳动效率。因此,每天清晨喝一杯茶,会使人精神振作、精力充沛。
茶叶还具有消脂作用,我国古代许多医书中提到,饮茶具有解油消食作用。如《本草备要》中说,“茶有解酒食油腻、烧炙之毒,利大小便,多饮消脂肪,去油”。所以,古代人们把茶叶作为消食饮料。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饮茶帮助消化的药理作用,主要是促进人体脂肪的代谢以及提高胃液及其他消化液的分泌量,增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经常饮茶还有利于降低血压,防止动脉硬化。茶叶中含有的儿茶素和黄酮苷,具有增加微血管弹性、降低血脂以及溶解脂肪的作用,因而能防止血液中或肝脏中胆固醇和中性脂肪的积聚,对防止血管硬化有一定作用。
饮茶虽然好处很多,但也有很多禁忌。神经衰弱的人不宜睡前饮茶;茶叶中所含的咖啡因有促进胃液分泌的作用,能增加胃酸浓度,故患有溃疡病的人不宜饮茶;因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能影响人体对铁和蛋白质等的吸收,因此,患有营养不良及缺铁性贫血的人不宜饮茶。还有不宜空腹饮茶,不饮隔夜茶,饭后不宜立即饮茶等。
茶叶因寒味苦,中老年人喝茶时,只宜饮热茶,不能喝凉茶,饮凉茶会伤脾胃。中老年人因脾胃功能趋于衰退,故宜饮淡茶,以红茶和花茶为宜。
鸡蛋
每百克鸡蛋含蛋白质14.7克,主要为卵白蛋白和卵球蛋白,其中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并与人体蛋白的组成极为近似,人体对鸡蛋蛋白质的吸收率可高达98%。每百克鸡蛋含脂肪11~15克,主要集中在蛋黄里,也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蛋黄中还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固醇类以及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D及B族维生素。这些成分对增进神经系统的功能大有裨益,因此,鸡蛋又是较好的健脑食品。
鸡蛋黄中含有较多的胆固醇,每百克可高达1705毫克,因此,不少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对吃鸡蛋怀有戒心,担心因吃鸡蛋引起胆固醇增高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近年来科学家们研究发现,鸡蛋中虽含有较多的胆固醇,但同时也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卵磷脂进入血液后,会使胆固醇和脂肪的颗粒变小,并使之保持悬浮状态,从而阻止胆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积。因此,科学家们认为,胆固醇值正常的中老年人,每天吃2个鸡蛋,其100毫升血液中的胆固醇最高增加2毫克,不会造成血管硬化。即使如此也不应多吃,吃得太多,不利胃肠的消化,造成浪费,还会增加肝、肾的负担。每人每天以吃1~2个鸡蛋为宜,这样既有利于消化吸收,又能满足机体的需要。
鸡蛋是人类理想的天然食品,在吃法上也应注意科学。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吃鸡蛋应以煮、卧、蒸、甩为好,因为煎、炒、炸虽然好吃,但较难以消化。如将鸡蛋加工成咸蛋后,其含钙量会明显增加,可由每百克的55毫克增加到512毫克,约为鲜蛋的10倍,特别适宜于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人食用。还应提醒的是,切莫吃生鸡蛋,有人认为吃生鸡蛋营养好,这种看法是不科学的。
葱和蒜
葱,既是人们四季常食的调味品,又是营养丰富的应时蔬菜。据分析,每百克大葱含蛋白质1.4克、脂肪0.3克、糖类4.1克、维生素A原1.6毫克,还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C以及钙、磷、铁、镁等物质。葱作为调味品是由于它含有特殊香气的挥发油,其主要成分是葱蒜辣素,也叫植物杀菌素。它除能促使人的消化液分泌量增加、提高食欲、增强消化功能外,还具有杀菌消炎作用。经研究发现,经常食葱和蒜,还具有降低血脂、血糖、血压及补脑作用。
老年脑力劳动者,常因用脑过度而引起食欲欠佳、消化不良等症状,有时甚至出现血压升高等一系列反应,如果能事先多吃点大葱或大蒜,则有预防上述症状的作用。为大脑提供能量所需的葡萄糖的转变,需要维生素B1的参与。研究发现,把大蒜和少量维生素B1放在一起,即可产生一种叫“蒜胺”的物质。这种物质在增强维生素B1作用的同时,还能发挥比维生素B1更强的作用。大葱中则含有一种叫“前列腺素A”的成分,若经常食葱,堆积的前列腺素A就可起到舒张小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从而有助于防治血压升高所致的头晕。国外学者也证明,常食大葱或大蒜,会使人保持大脑灵活,甚至更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