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寿食物
大豆
大豆所含的蛋白质为40%左右,并且富含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比例恰当,这种蛋白质是一种优质蛋白。大豆富含赖氨酸,可以补充谷类食品赖氨酸不足的缺陷。大豆中的脂肪含量也高达20%,它与动物脂肪相比,优越之处在于富含油酸及亚油酸,这类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对于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大有益处。大豆还含有丰富的磷脂、胆碱等对神经系统有保健作用的物质以及维生素E等抗衰老物质。大豆也含有精氨酸,是精子生成的重要原料。大豆皂苷能防止过氧化脂质生成,延缓机体老化。大豆磷脂对防治老年性痴呆和记忆力减退有特殊功效。多吃豆类又可防治肥胖,增强耐久力。据有关资料报道,盛产大豆的地方,长寿的人多。所以,大豆是老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品,也是值得推荐的保健、长寿食品。
近年来,医药科研工作者发现,大豆还具有抗癌作用。用大豆配甘草与化学药物同用,能减轻抗癌药物的不良反应,故可作为化疗或放疗的辅助治疗食品。
中医认为,大豆性平味甘,有健脾开中、润燥消水、排脓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延年秘录》中记载:“服食大豆”可令人“长肌肤,益颜色,添骨髓,加气力,补虚能食”。
花生
花生和大豆一样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油料作物。其蛋白质含量可高达30%左右,其营养价值可与动物性食品鸡蛋、牛奶、瘦肉等媲美,且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花生仁中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且比例适宜。还含有丰富的脂肪、卵磷脂、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E、维生素K,以及钙、磷、铁等元素。经常食用花生确能起到滋补益寿作用。
花生的药用价值也很高。清代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写道,花生仁“味甘气香,能健脾胃,饮食难消运者宜之”。食之可以起到开胃、健脾、润肺、祛痰、清喉、补气等功效,适用于营养不良、脾胃失调、咳嗽痰喘、乳汁缺乏等症。现代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认为,花生油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使人体肝脏内的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并能增强其排泄功能,因而能降低胆固醇,并对预防中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有明显效果。此外,花生红衣能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促进血小板新生,加强毛细血管的收缩功能。因此,可用以治疗血小板减少和肺结核咯血、泌尿道出血、齿龈出血等出血性疾病。用醋浸泡花生仁7天以上,每晚服7~10粒,连服7天为一疗程,可使一般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正常。将花生壳洗净,用以泡水代茶饮,对血压和血脂不正常者也有一定疗效。
花生虽然营养丰富,但如保管不当,极易受潮霉变,产生致癌性极强的黄曲霉素。因此,对已霉变的花生仁,不应再吃。
芝麻
芝麻含有多种营养物质,每百克芝麻含蛋白质21.9克、脂肪61.7克、钙564毫克、磷368毫克;特别是铁的含量极高,每百克可高达50毫克,因此,古人说芝麻能“添精”“益髓”“补血”,其根据也在于此。此外,芝麻还含有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芝麻所含的脂肪,大多数为不饱和脂肪酸,对中老年人尤为重要。古代人关于服食芝麻可除一切痼疾,可返老还童、长生不老的说法,看来是有一定道理的。芝麻的抗衰老作用,还在于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这种营养成分。维生素E的作用机理是抗氧化,它可以阻止体内产生过氧化脂质,从而维持含不饱和脂肪酸比较集中的细胞膜的完整及功能正常,并可防止体内其他成分受到脂质过氧化物的伤害。此外,维生素E还能减少体内脂褐质的积累。这些都可以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芝麻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和亚油酸,不但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补脑,增强记忆力,而且有防止头发过早变白、脱落,美容润肤,保持和恢复青春活力的作用。祖国医学认为,芝麻是一种滋养强壮药,有补血、生津、润肠、通乳和养发等功效,适用于身体虚弱、头发早白、贫血、津液不足、大便秘结和头晕耳鸣等症。研究发现,芝麻还含有抗氧化的元素硒,它有增强细胞抵制有害物质的功能,从而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栗子
栗子含有丰富的营养,每百克含糖及淀粉62~70克、蛋白质5.1~10.7克、脂肪20~7.4克,尚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烟酸及无机盐。现代医学认为,栗子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对高血压、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等疾病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中老年人常食栗子,可达到抗衰老、延年益寿的目的。
栗子也是一种补养治病的良药。祖国医学认为,栗子性温味甘,有养胃、健脾、补肾、壮腰、强筋、活血、止血和消肿等功效,适用于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腰脚不遂、小便多和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及外伤骨折、瘀血肿痛、皮肤生疮和筋骨痛等症。根据中医理论,“肾主骨,腰为肾之府”,故腰腿酸软等症,主要是肾虚所造成。栗为肾之果,能益肾,食之自然有效。古人用栗子治病、滋补的方法很多。用栗子30克,加水煮熟,放红糖适量,每晚睡前服1次,对病后体虚、四肢酸软无力有效,用于补肾气、壮筋骨。可用栗子、大米适量,共煮粥,加白糖食用,每日1次。老人如有肾虚、腰酸脚弱,每日早晚各吃风干生栗7个,细嚼成浆咽下。也可用鲜栗子30克置火堆中煨熟吃,每天早晚各1次,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还可用生栗子去壳,将肉研烂如泥,涂患处。
栗子由于生食难消化,熟食又易滞气,故每次不宜吃得太多。凡有脾虚消化不良、温热甚者均不宜食用。此外,用栗子治病,需要生吃。李时珍介绍的方法是:“以袋盛生栗,悬挂风干,每晨吃十余颗,随后吃猪肾粥助之,久必强健。”吃时要细细嚼碎,口感无渣,成为浆液,一点儿一点儿咽下去,才能起到效果。
松子
明代的《本草经疏》中指出,“松子味甘补血。血气充足,则五脏自润,发黑不饥。仙人服食,多饵此物。故能延年,轻身不老”,故被誉为“长生果”。
据现代科学分析证实,松子仁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可食部分每百克含蛋白质16.7克、脂肪63.5克、糖类9.8克、钙78毫克、磷236毫克、铁6.7毫克。松子中的脂肪成分主要为亚油酸、亚麻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有软化血管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因此,中老年人常食用松子,有防止因胆固醇增高而引起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另外,松子中含磷较为丰富,对人的大脑神经也有益处。
松子作为药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历代“本草”均有论述。如《开宝本草》认为,松子治“骨节风,头眩,去死肌,散水气,调五脏,不饥”;《本草纲目》认为,松子能“润肺,治燥结咳嗽”。据历代医药文献资料记载,松子又常被中医用作滋补强壮药物使用。它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便秘、风湿性关节炎、神经衰弱和头晕眼花患者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在我国民间验方中,有不少就是用松子治病的。如用松子仁15克,每日早晚各服1次,可用于治疗中老年人体虚便秘;用松子仁10~15克,当归、桂枝、羌活各6克,加黄酒和水等量合煎,每日1剂,分2次服,可治风湿性关节炎。
大枣
每百克鲜枣含蛋白质1.2克、脂肪0.2克,含糖量高达70%。枣的维生素含量也相当丰富,每百克鲜枣含维生素C 380~600毫克,为柑橘的8~17倍、香蕉的50~100倍、苹果的50倍以上,因而有“活维生素C丸”之称。此外,其还含有丰富的有机酸、黏液质、维生素B2、维生素P、胡萝卜素以及钙、磷、铁等物质,因此又是较好的缓和滋补品,可用以治疗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经常食用大枣,对身体虚弱、神经衰弱、脾胃不和、消化不良和劳伤咳嗽的患者大有益处。
俗话说:“一日吃三枣,一辈子不显老。”中老年人常吃大枣,能养颜益寿。
大枣还有重要的医疗作用。因它富含维生素C,对防癌抗癌有重要作用;它所含的维生素P能健全人体的毛细血管,对防治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有益。将大枣与淮小麦、甘草煎汤饮服,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女性更年期发热出汗、心神不定、情绪易激动等均有调补作用。
薏苡仁
薏苡仁每百克含蛋白质13.7克、脂肪5.4克、糖类64.9克、粗纤维3.2克、钙72毫克、磷242毫克、铁1.0毫克、维生素B12.05毫克、维生素B20.50毫克、烟酸11.5毫克。其营养价值优于大米和小麦。
薏苡仁不仅是老幼皆宜的保健食品,而且由于含热量较高,有促进新陈代谢和减少胃肠负担的作用,又可作为病中或病后体弱患者的补益食品。此外,薏苡仁还能增强肾功能并有利尿作用,因此对浮肿病人也有疗效。将去掉果壳的薏苡仁炒香即可当茶,经常饮用,有益于滋养身体、美容。
薏苡仁作为中老年人的保健食品,其食用方法很多,比较常用的方法是用薏苡仁煮粥。具体做法是:将薏苡仁50克洗净后放入铝锅内,再加水适量,先用旺火烧开,后用文火煨熬,待薏苡仁粥熟后,加入适量白糖即可服用。中医认为,薏苡仁具有健脾除湿的功效,因此,经常服用此粥对脾胃虚弱、风湿性关节炎、水肿、皮肤扁平疣等症有治疗作用。健康人经常饮服,则能增强食欲和防病强身。若在冬季,取薏苡仁30克,加大枣、糯米煮粥,粥熟后加适量白糖,即可做成一份软糯清香的冬令上乘滋补佳品。每天食用,定可获益。
银耳
每百克银耳含蛋白质5.0克、脂肪0.6克、糖类79克、热量341千卡、钙380毫克、磷250毫克、铁30.4毫克,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及银耳多糖等成分。
银耳具有较高的药用功效,在我国医学宝库中久负盛名。历代医学家都认为,银耳有“强精、补肾、润肺、生津、止咳、清热、养胃、补气、和血、强心、壮身、补脑、提神”之功。作为营养滋补品,它适用于一切老弱妇孺和病后体虚者,还具有扶正强壮作用,并常用于治疗老年慢性气管炎等病症,对高血压、血管硬化患者尤为适宜。近年来的医学研究还证明,从银耳中分离出来的多种糖类物质,对恶性肿瘤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常服银耳汤,还可起到嫩肤美容的效果。
蜂蜜
蜂蜜所含的营养成分既丰富又全面。据分析,成熟的蜂蜜含有75%的葡萄糖和果糖,这两种糖均能直接补充体液,供给热量、营养;还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无机盐、有机酸、活性酶、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D、维生素K、维生素E、维生素P和烟酸、泛酸等。
蜂蜜不仅是老幼病弱者的滋补佳品,而且有着广泛的医疗作用。据《神农本草经》载:它能“安五脏……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百病,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延年益寿”。明代李时珍曾指出,蜂蜜入药功效有五,即清热、补中、解毒、润燥、止痛。实践证明,每日服用几匙蜂蜜,有助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也是贫血及孕产妇的滋补良药。神经衰弱、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肝病、眼病、痢疾、便秘等患者,长期服用蜂蜜,也有减轻病情、增强体质的功效。
酸牛奶
酸牛奶在营养成分上比普通牛奶更丰富,且其蛋白质变得更加容易消化,更有利于中老年人肠胃的吸收。
酸牛奶中的乳酸菌产生乳酸等有机酸,这些有机酸的存在,降低了酸碱度,从而能有效地抑制肠道内的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和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的繁殖,提高了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酸牛奶中的乳酸能刺激胃壁蠕动,促进胃液分泌,使消化功能增强,因此可以增进食欲。其中的游离氨基酸和肽比鲜牛奶有所增加,从而有利于胃肠的吸收和利用。据分析,酸牛奶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是鲜牛奶的4倍。因此,有助于增强肠胃的消化功能,可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婴幼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等病症。乳酸还能与钙、磷、铁等无机盐形成乳酸盐,使其利用率大大提高。
实践表明,酸牛奶还可以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不但可使肠道内有益菌增加,而且对腐败细菌有抑制作用,可以防止腐败菌分解蛋白质所产生的毒物堆积,从而对预防癌症和抑制肿瘤生长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发现嗜乳酸杆菌的某些菌属能在消化道中吸收胆固醇,从而能使胆固醇降低,有利于预防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酸牛奶本身营养丰富,又易消化吸收,非常适合中老年人食用,堪称长寿保健食品。
洋葱
每百克洋葱中含蛋白质1.8克、糖类8.0克、钙40毫克、磷50毫克、铁1.8毫克、维生素C8毫克及少量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1、烟酸等。洋葱几乎不含脂肪,而在其精油中却含有能降低高脂血症的含硫化合物的混合物。此外,洋葱是目前所知的唯一含有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的物质——前列腺素的植物。这种前列腺素是一种较强的血管扩张剂,能降低人体外周血管和冠状动脉的阻力,有对抗人体儿茶酚胺等升压物质的作用,并能促使可引起血压升高的钠盐的排泄,具有降低血压和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洋葱含有的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及少量含硫氨基酸则具有抗血管硬化和降低血脂的奇异功能。观察发现,患有高脂血症的病人,在食用一段时间洋葱后,其体内的血胆固醇、三酰甘油和β脂蛋白均有明显的降低。因此,洋葱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和血管栓塞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是具有上述疾患的老人的保健食品。
洋葱中含有的具有特殊香气的植物杀菌素,具有抑菌和防腐的作用。夏秋季节多吃些洋葱,对由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导致的肠道传染病也有防治作用。此外,洋葱中还富含辛辣的挥发油,能刺激中老年人功能较弱的消化系统,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有健胃和助消化作用。
洋葱因其挥发性大,易产生气体,食用时不宜过量,以防产生胀气。
菊花
菊花含有挥发油、菊苷、腺嘌呤、胆碱、水苏碱、维生素A、B族维生素等,具有抗菌、解热等作用,对心血管疾病也有显著的防治作用。菊花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调利血脉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以及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等老年性疾病,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菊花的药用功能很多,菊花茶就是一种有药用功能的清凉饮料。取菊花10克,沸水冲泡,代茶频饮,能疏风清热、平肝明目,对眩晕、头痛、耳鸣有防治作用;用菊花10克、茶叶3克一并冲泡,还可治疗早期高血压;取菊花10克,加山楂、银花各10克,煎水代茶或研末冲茶饮用,则有消脂、降压、减肥轻身的功能,适用于肥胖症、高脂血症、高血压患者服用。中老年人经常饮用,能预防上述疾病的发生。
菊花的食用方法也很多,可凉拌,可炒食,可做馅,可制饼,可做糕,可煮粥。用菊花嫩苗炒食,清香可口,能开胃进食;用菊花煮粥,可清心明目;用菊花做羹,既是有浓郁清香味的地方特色食品,又有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特殊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