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

跳舞

舞蹈是在音乐的伴奏下,通过人体各关节有节奏的变化而塑造出不同难度的形体动作和造型,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技艺,达到自娱自乐和增强体质的一项运动。

跳舞时,人处于运动状态,心肌收缩力加快,心输出量增加,血流加快,呼吸也加深加快,对呼吸系统是个很好的锻炼,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机体的生血、造血。轻快的音乐、欢乐的情绪,能松弛神经、肌肉的紧张度,使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广场舞、扭秧歌这类舞蹈以腰部的扭摆为轴心,带动上下肢的关节、肌肉群有规则、有节奏地运动,既锻炼了机体组织,又能有效地防治骨质疏松、骨关节炎与肌肉萎缩等病症,还能增强内脏器官的功能,对提高生命活力、改善气血不足具有极佳的效果。而交谊舞的运动效果则与步行的效果差不多。有人为此进行过专门的测试,结果表明,跳1小时的华尔兹(中速)相当于步行2千米。可见,跳舞的确有利于增强体质。

跳舞对参加者的身心也很有好处。首先,舞蹈有较强的趣味性。舞蹈的连贯动作节奏很快,一整套动作连贯而流畅,整齐而有韵律感,对乐感、灵巧度的锻炼很有帮助。而它的趣味性容易让人集中和专注,忽略掉运动疲劳。其次,舞蹈能培养气质,能较好地改善练习者的协调能力。舞蹈是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运动,通过舞蹈课程,练习者在表现自己的同时培养了自信和气质。最后,舞蹈让人心情愉悦,舞蹈教练们都把舞蹈称为“带着笑容去训练的项目”。跳舞时,练习者更关注的是心情是否愉快和舒畅、动作是否奔放和潇洒。因此,在心理放松上,舞蹈起着非常大的作用,这也是中老年人喜欢舞蹈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跳舞的形式比较多,交谊舞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开展得比较多的舞蹈形式,而最近比较火的广场舞和街头扭秧歌活动也颇受中老年人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