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导致糖尿病的原因有很多种,除了遗传因素以外,大多数是由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造成的,如饮食习惯的变化、肥胖、体力活动过少和紧张焦虑都是糖尿病的致病原因,部分患者是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引起。

临床症状

1.“三多一少”:多食、多尿、多饮,体重减少。

2. 血糖高: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餐后两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

3. 其他症状:眼睛疲劳、视力下降;手脚麻痹、发抖,夜间小腿抽筋,神疲乏力、腰酸等。

预防措施

1.合理饮食。中医认为过食肥甘厚味(即高脂肪、高蛋白之品)易酿成内热,而损耗肺、胃、肾之阴液。因此,中老年人切忌暴饮暴食、大吃大喝。平时应以米、面、豆类等清淡素食为主,尤宜多食含维生素丰富的新鲜蔬菜。

2.多食瓜果。新鲜瓜果及干果均是含果糖较多的食品,也是含维生素多的食品,故可以有选择的常食。

3.劳逸适度。人类生活中应该有劳有逸,劳逸适度。如果多逸少劳,四肢不勤,则身体肥胖,可使糖代谢紊乱,容易引起糖尿病。反之,整日劳累,不暇少息,精神高度紧张,身体极度疲劳,亦可使糖代谢紊乱而导致糖尿病。因此,劳逸结合是预防糖尿病的措施之一。

饮食注意

√糖尿病患者宜选用具有降低血糖浓度功能的中药材和食材,如苦瓜、黄瓜、洋葱、南瓜、荔枝、番石榴、银耳、木耳、玉米、麦麸、牡蛎、菜心、花生米、鸭肉、大蒜、柚子、黄精、葛根、玉竹、枸杞子、白术、何首乌等。

√宜选用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低糖食物,如乌鸡、兔肉、银鱼、鲫鱼、蛋清、菌菇类食物等。

√糖尿病患者的膳食要多样化,营养要均衡,多食粗粮、蔬菜。

√宜少食多餐,少细多粗,少荤多素,少肉多鱼,少油多清淡,少吃零食。

×忌煎、炸等烹调方法,多用蒸、煮、拌、卤等方法来烹制菜肴,可减少油脂的摄入量。

×忌食糖分含量高的食物,忌油脂过多的食物。

穴位保健

取穴:大杼、膀胱俞、太溪、三阴交。

大杼穴:位于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膀胱俞穴:位于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2骶后孔。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准备用具:刮痧板、经络油、热毛巾。

刮痧方法

1.患者取俯卧位,医者在患者背部和骶部需要刮痧的部位涂抹适量的经络油。

2.医者先刮拭背部大杼穴,力度适中,刮拭30次,可不出痧。

3.刮拭骶部膀胱俞穴,力度微重,以出痧为度。

4.刮拭小腿内侧三阴交穴,力度微重,以皮肤潮红为度。

5.刮拭足内侧太溪穴,力度适中,以皮肤潮红度。

6.刮痧完毕后用热毛巾将患者身上的经络油擦拭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