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利多卡因(Lidocaine Hydrochloride)

盐酸利多卡因(Lidocaine Hydrochloride)

(别名:赛罗卡因,昔罗卡因)

【药理作用】

为白色结晶粉末,无臭,味苦,继有麻木感。易溶于水(1∶0.7)和乙醇(1∶1.5),本品为酰胺类局麻药及抗心律失常药。其局麻作用为普鲁卡因的2倍,有穿透力大、扩散性强、作用快、时效长等优点,1次作用能维持1~2h。毒性比普鲁卡因大1倍,但安全范围大,刺激性小,局部血管扩张作用不明显,过敏反应发生率低,一般不要求做皮试。注射后分布迅速,并能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及胎盘。其降解代谢主要依靠肝细胞内微粒体酶系,代谢产物均由尿排出。治疗浓度1~6μg/ml,中毒浓度6μg/ml,致死浓度10μg/ml。半衰期为2~3h。

【诊断要点】

●明确的利多卡因用药史。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及循环系统的症状。

(1)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开始多兴奋、言语增多或淡漠,嗜睡、瞳孔散大,重时甚至意识不清。也可出现震颤,强直性及阵挛性惊厥,如不及时抢救,可引起呼吸衰竭。

(2)循环系统症状:表现面色苍白或发绀、出冷汗、脉搏细弱而快、血压下降,最后可致循环衰竭。

●实验室检查:该药理化鉴别试验阳性。

【急救措施】

●立即停止应用利多卡因。

●用量过大:注射部位血管丰富。使吸收过快或误入血管可引起中毒反应。血药浓度>5μg/ml时,早期表现为催眠、嗜睡、眩晕、寒战,超过7μg/ml可引起肌颤和惊厥。超过10μg/ml时心肌收缩显著抑制,可导致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或心搏骤停。利多卡因药物中毒,多发生于麻醉过程中。如发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用药。误服中毒时,应立即催吐,洗胃。洗胃后可在胃内投入鞣酸5g。

●对症治疗。包括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以进行镇静、肌松以及机械通气辅助,循环抑制可以应用强心药物和临时起搏治疗。

●一般忌用兴奋药,如咖啡因、可拉明等,因这类药物可过度刺激神经细胞的活动,从而增加氧的消耗,可使中枢抑制的时间反而延长。肾上腺素及吗啡也应忌用。

【特别提示】

●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纤细的骨骼肌震颤或抽搐,停药后常可自行消退。发现此症状应立即停药并给氧。

●将极量的利多卡因误注入静脉,有引起心搏骤停的危险。

●单用本品常有全身倦怠感、嗜睡、眩晕。神经阻滞和硬膜外麻醉常加用2.5μg/ml的肾上腺素或与丁卡因合用以延长作用时效。

●二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对本品过敏、有癫大发作史、肝功能严重不全以及休克病人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①利多卡因有轻微的抗组胺、抗瘙痒和抗胆碱等作用,能阻断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②能增强氯琥珀胆碱的肌松作用。③苯巴比妥、苯妥英钠能加速本品代谢;普萘洛尔则可降低其代谢。

(齐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