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氨酸阿司匹林(Lysine Acetylsalicylate)

赖氨酸阿司匹林(Lysine Acetylsalicylate)

(别名:赖氨酸乙酸水杨酸,赖氨匹林,来比林)

【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机制主要为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同时还能竞争拮抗维生素K,引起出血倾向及症状。可造成肝肾功能损害。

【诊断要点】

●确切用药史。

●临床表现:一般用于解热镇痛的剂量很少引起不良反应。长期大量用药(治疗风湿热)、尤其当药物血浓度>200μg/m1时较易出现不良反应。血药浓度愈高,不良反应愈明显。较常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胃肠道反应,停药后多可消失。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有胃肠道出血或溃疡。中枢神经:出现可逆性耳鸣、听力下降,多在服用一定疗程,药物血浓度达200~300μg/ml后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或休克。多为易感者,服药后迅速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致死亡,称为阿司匹林哮喘。有的是阿司匹林过敏、哮喘和鼻息肉三联征,往往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肝、肾功能损害,与剂量大小有关,尤其是剂量过大使血药浓度达250μg/ml时易发生。损害均是可逆性的,停药后可恢复,但有引起肾乳头坏死的报道。

●实验室检查:该药理化鉴别试验阳性。中毒血药浓度为150~300mg/L,致死浓度约为500mg/L。

【急救措施】

●立即停药;予含碳酸氢钠的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以加速水杨酸盐从尿中排泄。

●严重过量者可考虑血液透析或腹腔透析。

●如有出血,给予输血或补充维生素K。

【特别提示】

●与任何可引起低凝血酶原血症、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或消化道溃疡出血的药物同用时,可有加重凝血障碍及引起出血的危险。

●与抗凝药(双香豆素、肝素等)、溶栓药(链激酶、尿激酶)同用,可增加出血的危险。

应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的降糖效果可因与本品同用而加强和加速。

●瑞氏综合征(Reye′s syndrome):12岁以下儿童应用本品可发生瑞氏综合征,表现为开始有短期发热等类似急性感染症状,惊厥、频繁呕吐、颅内压增高与昏迷等。

●下列情况应禁用: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有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史者,尤其是出现哮喘、神经血管性水肿或休克者禁用。

●下列情况应慎用:有哮喘及其他过敏性反应史;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痛风;肝功能减退时可加重肝脏毒性反应,加重出血倾向,肝功能不全和肝硬化患者易出现肾脏不良反应;心功能不全或高血压患者,大量用药时可能引起心力衰竭或肺水肿;肾功能不全时有加重肾脏毒性的危险。

吲哚美辛中毒要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