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辛

细辛

(Radix et Rhizoma Asari/Manchurian Wildginge Root)

【药理作用】

●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甲基丁香酚有明显中枢抑制作用,抑制兔大脑皮质及中枢网状结构的自发脑电活动,对多种动物产生麻醉作用,麻醉时间长短随剂量变化而不同。辽细辛挥发油可完全对抗电惊厥,可显著延长戊四氮惊厥潜伏期及死亡时间。

●增强心肌收缩力、升压,增加冠状脉流量作用:细辛醇提液体具有强心作用,细辛水煎液对心肌细胞搏动强度无明显影响,但能增加心率。另外细辛能改善膜功能、减轻线粒体肿胀、增加能量、提高心肌细胞代谢及补偿能力,临床治疗慢性心律失常有效。

●表面麻醉作用:细辛挥发油、华细辛醇浸剂对蛙坐骨神经丛、豚鼠皮内神经末梢及人舌黏膜均有局部麻醉作用,且有可逆性。

●消炎作用:细辛挥发油能增强肾上腺皮质的功能,即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对炎症介质释放、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白细胞游走、结缔组织增生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解热镇痛作用:辽细辛挥发油对正常小鼠的体温有降低作用,并且持续时间长。细辛对醋酸致小鼠腹痛、热板法致小鼠足痛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并能抑制蟾蜍坐骨神经动作电位的传导。

●细辛对溶血性链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和结核杆菌,体外实验有抑制作用。并能完全抑制黄曲霉素产生。

●毒性:细辛的挥发油是主要的有毒物质,是一种神经阻滞麻醉药和局部浸润麻醉药。其毒性大小与挥发油含量密切相关,其中黄樟醚毒性较大,可导致中毒样的肝、肾脂肪变性,诱发肝肿瘤。其全草中含有一定量的马兜铃酸,具有一定的肾损害。挥发油经煎煮后可大部分散失,毒性大减,故细辛以较大剂量入煎剂不但是安全的,也是有效的。服散剂后主要毒性反应为呼吸困难、发绀、抽搐、烦躁等。致死原因可能是对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

50%细辛酊涂于人舌30s后,舌尖即有辛凉感,lmin后即有麻木感,以后痛觉完全消失,经1h后逐渐恢复,说明对人舌黏膜有局麻作用。

小鼠口服LD50为123.75mg/kg,静脉注射LD50为7.78mg/kg

【诊断要点】

●确切的服药史,具体中毒原因可见于:

(1)品种混乱。细辛有31种,4个变种,1个变型,除正品细辛外,我国历史上及现今仍在使用一些非正品来源的细辛,如马蹄细辛、土细辛、杜衡等,伪品细辛在科属上与正品细辛或同或异,但在性状、性味、功能、主治却大相径庭。

(2)剂型剂量。细辛挥发油难溶于水、亦溶于乙醇,且乙醇可加重其中毒的深度,故细辛水煎剂毒性比较小,而酊剂的毒性明显,中毒的症状以水煎剂轻而酊剂重。使用单一的细辛散(末)剂,人体对挥发油的吸收程度也大于煎剂。散剂用量过大,超过3g。

(3)煎煮时间过短。细辛水煎时间愈久,挥发油损失愈多,黄樟醚含量愈少,毒性愈低。当用至15~20g时,必须久煎40min以上,减其毒性。

(4)辨证不清。

●临床表现

(1)虚脱:头晕、心悸胸闷、口干、恶心欲吐,随后大汗淋漓、口唇苍白、四肢凉、脉细弱。平卧休息饮少量温开水后渐恢复。

(2)神经系统症状:有报道80min内共服用细辛15g左右,40min后自觉头胀痛,随即出现呕吐汗出、口渴、面赤、烦躁不安、呼吸急促、颈项强直,瞳孔散大,意识模糊,牙关紧闭,角弓反张,小便闭塞等。亦可见四肢麻木、精神紧张有濒死感及锥体外系症状,全身抽搐。

(3)循环系统症状:可引起心律失常,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并伴见口干烦躁,汗出,严重者可致心力衰竭。

(4)呼吸系统症状:细辛过量对呼吸系统抑制属中枢性,最突出的表现为憋闷,气促,发绀,躁动不安,甚则出现潮式呼吸,嗜睡或昏迷、二便失禁等。

(5)消化系统症状:可见恶心、呕吐及腹痛、腹胀等现象;大剂量长期服用,细辛中所含黄樟醚对肝微粒体酶有抑制作用,可导致肝大及脂肪变性,若持续用药可致肝细胞癌瘤。

(6)泌尿系统症状:慢性肾病者服用较大剂量细辛,尤其是全草,可导致急性肾衰竭。

●实验室检查:挥发油理化鉴别试验阳性。

毒物分析: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5ml,振摇后浸渍15min,滤过,取滤液1ml置蒸发皿中,待乙醚挥散后加1%香草醛浓硫酸试剂,溶液由浅棕色变为紫棕色。

肝、肾损害者,可见多项生化指标异常。【急救措施】

现代解救措施

(1)催吐、洗胃、导泻。对于清醒的病人,可行催吐,在服药6h内洗胃最为有效,清除胃内容物后,给予导泄,尽可能的减少药物再吸收致毒。

(2)抗惊厥。可予以苯巴比妥每次0.1~0.2g,肌内注射;或缓慢静注戊巴比妥钠每次0.3~0.5g;亦可地西泮每次5~20mg,缓慢静注。或者水合氯醛10~20ml/次,稀释1~2倍后灌肠。

(3)补液促进毒素排泄。可予以10%葡萄糖注射液或5%葡萄糖盐水1 000~1 500ml加入维生素C 3g静脉滴注,尿少者可加入呋塞米20mg,并据血清离子检查结果补充电解质。

(4)体温升高者,可采用头部冷敷、乙醇外擦,必要时用解热药。出现尿潴留者,应导尿,少尿或无尿者,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呋塞米,或口服氢氯噻嗪(又称双氢克尿塞)等利尿药。肝大,转氨酶升高者,保肝降酶治疗,可选用复方维生素B1、维生素C、肌苷片、联苯双酯等。

(5)对于呼吸中枢抑制,出现深昏迷、呼吸困难、呈潮式呼吸者,静注大剂量呼吸兴奋药(洛贝林12mg、利他林20mg,二甲弗林24mg),(约30min后)意识由深昏迷转为浅昏迷者,5h后再次静注洛贝林9mg,利他林20mg,二甲弗林16mg至呼吸稳定,神志清晰。

●传统解救措施

(1)意识不清或昏迷时,安宫牛黄丸1丸,苏合香丸1丸,加水50ml烊化,鼻饲,芳香开窍。

(2)清醒后,可予以扶正解毒:金银花15g,连翘15g,生石膏12g,西洋参6g,生地黄9g,牡丹皮6g,绵茵陈15g,蒲黄炭5g,柴胡5g,白茅根30g,车前子9g,三七粉(冲服)6g,菊花9g,秦皮9g,全当归9g,白术5g,木通4g水煎服,1日2次。

(3)甘草30g,煎服,每日1剂,连服10d可解毒。

【特别提示】

●细辛内服:单味生品入散剂1~3g,入汤剂可据病情增减用量。外用:研末撒或煎水含漱。

●若入汤剂,用量当根据所治病证的不同而作区别:若用于解表,因煎煮时间不宜过长,以3~5g为宜;用于温肺化饮,可至8~10g;若欲镇痛,可增至15~30g,亦有用至80~160g。但随着剂量的递增,煎煮时间亦应相应延长。

●气虚多汗,血虚头痛,阴虚咳嗽忌用。

●细辛恶狼毒、山茱萸、黄芪,畏硝石、滑石,反藜芦,忌生菜。

●对一般轻症及年老体弱、儿童、产妇患者都不应过量使用。

●临床应慎用于体质虚弱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肺结核、严重心血管病、溃疡病、肾病、实证高血压、肾功能减退、肾性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服药后如感烦躁,眩晕,汗出过多,皮肤显现红疹等不良反应,当减量或停用。掌握药量,小量递增,中病即止。

●宜小量多次服药,且不宜在空腹或疲劳时服药,以减少对胃肠道刺激。长期服用含细辛的汤剂或中成药者,应注意监测肝、肾功能或血象,以便及时减少药物或停药。

●临床决定细辛用量的因素有剂型、给药途径、证型、配伍、入药品种、药材质量、患者个体差异等。

天南星中毒要揽

(续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