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普罗帕酮(Propafenone Hydrochloride)
(别名:心律平,苯丙酰心安,丙胺苯丙酮,盐酸丙酚酮)
【药理作用】
药效学:Ic类抗心律失常药,主要抑制钠离子内流,减慢0相除极速度,降低传导速度,轻度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间和有效不应期。主要作用在心房和心肌传导纤维,对房室旁路的前向及逆向传导速度也有延长作用。可提高心肌细胞阈电位。本品可降低自律性,抑制触发激动。此外本品也有轻度β受体阻滞作用,约为普萘洛尔的1/4。常规剂量慢钙离子通道阻滞作用较弱。轻至中度抑制心肌收缩力,程度与剂量有关。
药代学:口服吸收良好。首过效应明显。生物利用度因剂量及剂型而异,3.1%~21.4%。剂量增加3倍,血药浓度可增加10倍。吸收后主要分布肺组织,其浓度比心肌及肝脏组织内浓度高10倍。蛋白结合率为97%。单次服药半衰期3~4h,多次服药为6~7h,口服0.5~1h作用开始,2~3h达最大作用,作用可持续6~8h。有效血药浓度588~800ng/ml,中毒血药浓度约1 000ng/ml。主要经肝脏代谢,90%的患者属快代谢型,半衰期2~10h,主要代谢产物为5-羟普罗帕酮和N-去丙基普罗帕酮,均有药理活性;10%患者为慢代谢型,半衰期10~32h。约1%以原型经肾脏排出,90%以氧化代谢物经肠道和肾脏清除。
●毒理:对心脏抑制作用,引起心动过缓、心脏停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严重心律失常。
【诊断要点】
●确切的服药史。
●临床表现:消化系统:恶心、呕吐,也可出现口干及舌唇麻木。肝氨基转移酶升高。神经系统:头晕、目眩、视物模糊、精神障碍、手指震颤或癫
发作。心血管:心动过缓,心脏停搏及房室传导阻滞,室内阻滞,尤其原有窦房结或房室结功能障碍者、大量静脉持续应用者较易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多见于有器质性心脏病者。低血压,尤其在原有心功能不全者。
●实验室诊断:该药理化鉴别试验阳性。中毒血药浓度为>1 000ng/ml。
【急救措施】
●立即停用,轻症停药观察可逐渐缓解。
●对症治疗: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伴心排血量不足表现时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或起搏器治疗。阿托品:1次0.5~1mg,静脉给药,可每1~2h1次,最大量2mg。异丙肾上腺素:0.5~1mg加在5%葡萄糖溶液200~500ml内缓慢静脉滴注。无脉性室速,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电转复。血压下降时给予升血压药治疗,多巴胺:开始以每分钟5μg/kg静脉滴注,然后以每分钟5~10μg/kg逐渐加量,以达到满意效果,最大可增至20~50μg/kg。去甲肾上腺素:开始以每分钟8~12μg速度静脉滴注,维持量为2~4μg。肾上腺素:用于心脏停搏,心室颤动时。
●大量口服中毒者:催吐或洗胃,导泻。
●血液透析。
●监测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特别提示】
●药物相互作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包括维拉帕米、胺碘酮及奎尼丁等,可能增加本品不良反应。奎尼丁抑制肝的羟化代谢途径,使所有患者均变为慢代谢者。降压药可使本品的降压作用增强。
●本品在450mg/d时使地高辛血药浓度升高35%,900mg/d时可升高85%。本品可增加普萘洛尔和美托洛尔的血药浓度。本品使华法林血药浓度升高,共用时后者应调整剂量。
●与西咪替丁合用可使本品稳态血药浓度提高。与利多卡因合用,可以增加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多非利特可延长Q-T间期,不宜与本品合用。利托那韦、氟西汀可减慢本品代谢,使其血药浓度升高,毒性增强。本品可升高茶碱的血药浓度,增强其毒性反应。
●注意事项:用药期间应注意检查血压、心电图、心功能、血药浓度等,因剂量与血药浓度不成比例增加。本品血药浓度与剂量不成比例增加,故在增量时应小心,以防血药浓度过高产生不良反应。静脉给药时须严密监测血压和心电图。动物实验发现本品有胚胎毒性,在孕妇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确定,孕妇仅在利大于弊时方可使用。尚不清楚本品是否经乳汁分泌,建议哺乳期妇女停用本品。老年患者的有效药物剂量较年轻人低。
●禁忌证:二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双束支阻滞(除非已有起搏器),窦房功能障碍,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以下情况慎用:严重窦性心动过缓、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低血压、肝或肾功能障碍、心力衰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