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妥英钠(Phenytoin Sodium)
(别名:大仑丁,奇非宁)
【药理作用】
本品为抗癫
药、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剂量不引起镇静催眠作用。
●动物实验证明,本品对超强电休克、惊厥的强直相有选择性对抗作用,而对阵挛相无效或反而加剧,故其对癫
大发作有良效,而对失神性发作无效。其抗癫
作用机制尚未阐明,一般认为,增加细胞钠离子外流,减少钠离子内流,而使神经细胞膜稳定,提高兴奋阈,减少病灶高频放电的扩散。
●另外本品缩短动作电位间期及有效不应期,还可抑制钙离子内流,降低心肌自律性,抑制交感中枢,对心房、心室的异位节律点有抑制作用,提高房颤与室颤阈值。
●其稳定细胞膜作用及降低突触传递作用,而具抗神经痛及骨骼肌松弛作用。
●本品可抑制皮肤成纤维细胞合成和(或)分泌胶原酶。还可加速维生素D代谢,可引起淋巴结肿大,有抗叶酸作用,对造血系统有抑制作用,可引起过敏反应,有酶诱导作用,静脉用药可扩张周围血管。治疗浓度6~15μg/ml,中毒浓度20~25μg/ml,致死浓度50μg/ml。半衰期为10~60h。血药浓度超过20mg/L时易产生毒性反应,出现眼球震颤;超过30mg/L时,出现共济失调;超过40mg/L时往往出现严重毒性作用。能通过胎盘,能分泌入乳汁。
【诊断要点】
●明确的用药史。
●临床表现:轻度中毒表现为眩晕、头痛、全身无力、失眠、手颤;当血药浓度达20~40μg/ml时,引起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眼球震颤、复视、共济失调等;当血药浓度>40μg/ml可致精神错乱;超过50μg/ml则可发生严重的昏睡,以致昏迷状态。慢性中毒可致小脑萎缩(表现为眼球震颤、共济失调、震颤、言语障碍、晕眩、复视、肌张力低等),精神障碍(性欲减退、嗜睡、失眠、幻觉、迟钝等)。
●实验室检查:该药理化鉴别试验阳性。中毒浓度20~25μg/ml,致死浓度50μg/ml。
【急救措施】
●停药,无解毒药。
●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催吐,洗胃,给氧,升压,辅助呼吸。
●血液透析。
【特别提示】
●对乙内酰脲类中一种药过敏者,对本品也过敏。
●有酶诱导作用:可对某些诊断产生干扰,如地塞米松试验、甲状腺功能试验,使血清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血糖浓度升高。
●用药期间需检查血象:如肝功能、血钙、口腔、脑电图、甲状腺功能并经常随访血药浓度。
●防止毒性反应;其妊娠期每月测定一次、产后每周测定一次血药浓度以确定是否需要调整剂量。
●下列情况应慎用:嗜酒,使本品的血药浓度降低;贫血,增加严重感染的危险性;心血管病(尤其老年人);糖尿病,可能升高血糖;肝肾功能损害,改变本药的代谢和排泄;甲状腺功能异常者。
●药物相互作用
①长期应用对乙酰氨基酚患者应用本品可增加肝脏中毒的危险,并且疗效降低。
②为肝酶诱导剂,与皮质激素、洋地黄类(包括地高辛)、口服避孕药、环孢素、雌激素、左旋多巴、奎尼丁、土霉素或三环抗抑郁药合用时,可降低这些药物的效应。
③长期饮酒可降低本品的浓度和疗效,但服药同时大量饮酒可增加血药浓度;与氯霉素、异烟肼、保泰松、磺胺类合用可能降低本品代谢使血药浓度增加,增加本品的毒性;与抗凝药合用,开始增加抗凝效应,持续应用则降低。
④与含镁、铝或碳酸钙等合用时可能降低本品的生物利用度,两者应相隔2~3h服用。
⑤与降糖药或胰岛素合用时,因本品可使血糖升高,需调整后两者用量。
⑥原则上用多巴胺的患者,不宜用本品。
⑦本品与利多卡因或普萘洛尔合用时可能加强心脏的抑制作用。
⑧虽然本品消耗体内叶酸,但增加叶酸反可降低本品浓度和作用。
⑨苯巴比妥或扑米酮对本品的影响,变化很大,应经常监测血药浓度;与丙戊酸类合用有蛋白结合竞争作用,应经常监测血药浓度,调整本品用量。
⑩与卡马西平合用,后者血浓降低。如合并用大量抗精神病药或三环类抗抑郁药可能癫
发作,需调整本品用量。
丙戊酸钠中毒要揽

(续 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