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豆

巴豆

(Fructus Crotonis/Croton Fruit)

【药理作用】

●致泻作用:巴豆霜1.5g/kg给小鼠灌胃,明显增强胃肠推进运动,促进肠套叠的还纳作用;巴豆油对小鼠肠推进促进作用强于巴豆霜,毒性小于巴豆霜。

●抗肿瘤作用:巴豆总生物碱可使腹水型肝癌细胞质膜刀豆球蛋白(Con A)受体侧向扩散速度明显增加,ConA受体流动性增加,胞质基质结构程度有所改变,这可能与总生物碱破坏癌细胞微管有关。

●促肿瘤发生作用:巴豆油有弱致癌性,并能增强某些致癌物质的致癌作用。长期使用巴豆提取物可诱导细胞增殖加快,异倍体DNA含量增加,促使细胞发生恶性转化。

●致炎作用:各种炮制品巴豆油对小鼠耳均有明显致炎作用,其强度依次为炒巴豆油>高压蒸巴豆油、常压蒸巴豆油>生巴豆油>煮巴豆油。

●对胆囊的影响:巴豆水煎剂剂量依赖性增加离体豚鼠胆囊肌条张力,加快收缩频率,减小收缩波平均振幅。其作用与组胺H1受体、肾上腺素能α受体、胆碱能N受体及前列腺素合成酶有关。巴豆粉煎出液可增强奥狄括约肌峰电活动频率,减小峰电位电压,改变峰电节律。严重巴豆中毒时,其电活动几乎消失。阿托品可对抗巴豆对奥狄括约肌的电活动。

●对皮肤黏膜的刺激作用:巴豆油是最剧烈的泻药,口服半滴至1滴即能产生口腔及胃黏膜的烧灼感及呕吐,在0.5~3h内即有多次大量水泻,伴有剧烈腹痛的里急后重,产生严重口腔刺激症状及胃肠炎。外用巴豆油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引起发红,成为脓疱甚至坏死。

●其他作用:巴豆制剂灌胃,对小鼠耳郭肿胀、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及大鼠白细胞游走、对热疼痛反应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明显减少小鼠胸腺和脾指数及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巴豆霜给小鼠灌服,可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还降低小鼠碳廓清率及胸腺重量。

●毒性:内服巴豆中毒主要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巴豆油毒性较大,内服巴豆油1滴立即出现中毒症状,20滴巴豆油可致死(巴豆油致死量1g)。巴豆油主要含有毒性球蛋白,能溶解红细胞,使局部细胞坏死。在中药加工厂接触去壳的巴豆、蒸煮巴豆的蒸气或巴豆霜,可产生急性接触性皮炎,局部出现红斑、灼热感和瘙痒,甚至发生水肿、水疱、脓疱,蒸气可致流泪、结膜炎及鼻黏膜炎。内服使消化道腐蚀出血,并损坏肾脏,出现尿血。外用过量能引起急性皮炎。10%巴豆霜给小鼠灌胃,其LD50为1 535mg/kg;40%巴豆霜的LD50是540mg/kg,巴豆油的LD50是506mg/kg。巴豆油及巴豆霜的大剂量组动物在给药后立即出现活动减少,躺卧不起,约半小时出现死亡。个别动物死前痉跳。较小剂量组动物均出现倦怠,毛蓬松,有的出现腹泻,未死动物可恢复正常。

【诊断要点】

●确切的服药史,具体中毒原因可见于:

(1)服用过量的巴豆、巴豆油或巴豆霜,巴豆油毒性最强;误将巴豆油当作蓖麻油内服。

(2)炮制不当,加热去油时间不够;服法不当,未中病即止;辨证不准确,无寒食积滞者错用此药。

(3)小儿中毒常因咀嚼巴豆种子引起。

(4)皮肤损害常因手剥巴豆壳或接触巴豆油所致。

●临床表现

(1)服药后,中毒潜伏期5~30min,大多数为5~15min。

(2)以口腔、咽喉、食管及胃部烧灼感、频繁腹泻(多数为1日10余次)为主要症状,初泻时均为黄水样便,数次后转为黏液样便。

(3)其次为咽喉刺痛,流涎,恶心,呕吐,腹痛,甚则剧烈腹痛、里急后重,口麻,头晕胀等。

(4)消化系统症状发展规律:最先是消化道刺激症状,有患者误服后仅10min左右即出现腹泻,1h左右达到高峰;开始腹泻时多数伴明显的里急后重感,数次后腹泻可消失,亦可持续12h,甚至更久者;腹痛者以隐痛为主,部分患者为剧烈腹痛,压痛明显。

(5)严重者出现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或肠黏膜腐蚀,可见上腹痛,饱胀不适,黑粪或米汤样大便,头痛、眩晕、皮肤湿冷、脱水、呼吸或循环衰竭。

(6)对皮肤黏膜的刺激可表现为:接触性皮炎,甚至出现水肿、水疱、脓疱、流泪、结膜炎、鼻黏膜炎、口腔炎等。

●实验室检查:该药理化鉴别试验阳性。

呕吐、腹泻剧烈者,可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低钾血症,可见酸碱失衡,也可见碱血症。出现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时,急诊胃镜检查,可见多发性糜烂、浅表溃疡和出血灶为特征的急性胃黏膜病损,病损可分布胃体、胃底和胃窦部。

【急救措施】

●现代解救措施

(1)立即停用巴豆霜及含巴豆的复方,轻者予以冷粥或冷牛奶频服,症状可缓解。

(2)洗胃。中毒严重者,早期用5%鞣酸溶液,或1∶5 000高锰酸钾溶液,或生理盐水完全、彻底、干净地及时洗胃。

(3)促进毒物排泄。予以大量饮水或补充液体,根据血清离子检查结果,予以氯化钠溶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也可适当给予利尿药,加强尿路排泄毒物。

(4)支持治疗。保障供给病人能量、维生素。可给予葡萄糖注射液、B族维生素、维生素C及能量合剂。

(5)出现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时,予以H2受体拮抗药或质子泵抑制药抑制胃酸分泌,硫糖铝保护胃黏膜。出现变态反应者,可予以抗过敏治疗,病情轻者可予以口服抗组胺药物,病情严重者,应及早给予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

●传统解救措施

(1)黄连、黄柏煎浓汤,冷却,频频口服。

(2)频服冷牛奶、冷粥或频服绿豆汤、大豆汁。

(3)花生油100~200ml,顿服。

(4)频饮鸡蛋清或水调面糊,频服。

【特别提示】

●抢救宜及时,早期、完全、彻底、干净地洗胃对保护消化道黏膜至关重要。

●判断消化道黏膜损伤严重者,洗胃动作力求轻巧,以免加重黏膜的损害,并立即予以冷牛奶、鸡蛋清或药用炭保护胃黏膜,并吸附药物。视黏膜损害严重程度,禁食或予以松软、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

●巴豆外用宜适量,研末涂患处,或捣烂用纱布包擦患处。若外用中毒患者,宜用冷水洗涤患处,外涂芩柏软膏或湿润烧伤膏,亦可用醋调黄柏面、黄连面外涂。

●生巴豆为国家规定的毒性中药管理品种,用时须凭医生签名的正式处方。

●无寒实积滞、孕妇及体弱者,忌服。

●巴豆与牵牛相反,不得与牵牛子同用。

甘遂中毒要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