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哌替啶(Pethidine Hydrochloride)

盐酸哌替啶(Pethidine Hydrochloride)

(别名:度冷丁,杜冷丁,美吡利啶)

【药理作用】

为阿片受体激动药,是目前最常用的人工合成强效镇痛药。其作用类似吗啡,效力为吗啡的1/10~1/8,与吗啡在等效剂量下可产生同样的镇痛、镇静及呼吸抑制作用,但后者维持时间较短,无吗啡的镇咳作用。与吗啡相似,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的μ及κ受体激动药而产生镇痛、镇静作用。肌内注射后10min出现镇痛作用、持续为2~4h。能短时间提高胃肠道括约肌及平滑肌的张力,减少胃肠蠕动,但引起便秘及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吗啡。对胆道括约肌的兴奋作用使胆道压力升高,但亦较吗啡弱。有轻微的阿托品样作用,可引起心搏增快。本品口服或注射给药均可吸收,口服时约有50%首先经肝脏代谢,故血药浓度较低。常用的肌内注射发挥作用较快,10min出现镇痛作用、持续2~4h。血药浓度达峰时间1~2h,可出现两个峰值。蛋白结合率40%~60%。主要经肝脏代谢成哌替啶酸、去甲哌替啶和去甲哌替啶酸水解物,然后与葡萄糖醛酸形成结合型或游离型经肾脏排出,尿液pH值酸度大时,随尿排出的原形药和去甲基衍生物有明显增加。消除t1/23~4h,肝功能不全时增至7h以上。本品可通过胎盘屏障,少量经乳汁排出。代谢物去甲哌替啶有中枢兴奋作用,因此根据给药途径的不同及药物代谢的快慢情况,中毒病人可出现抑制或兴奋现象。治疗浓度0.1~0.5μg/ml,中毒浓度1~2μg/ml,致死浓度3μg/ml。

【诊断要点】

●明确的哌替啶用药史。

●临床表现:中毒时可出现呼吸减慢、浅表而不规则,发绀、嗜睡、进而昏迷,皮肤潮湿冰冷、肌无力、脉缓及血压下降,偶尔可先出现阿托品样中毒症状,瞳孔扩大、心动过速、兴奋、谵妄,甚至惊厥,然后转入抑制。

●实验室检查:理化鉴别试验阳性。

【急救措施】

●中毒解救口服者应尽早洗胃以排出胃中毒物。

●吸氧,必要时呼吸支持,如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

●给予升压药提高血压,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减慢心率、补充液体维持循环功能。

●静脉注射纳洛酮0.005~0.01mg/kg,成人0.4mg,亦可用丙烯吗啡作为拮抗药。但哌替啶中毒出现的兴奋惊厥等症状,拮抗药可使其症状加重,此时只能用地西泮或巴比妥类药物解除。

●当血内哌替啶其代谢产物浓度过高时,血液透析能促进排泄毒物。

【特别提示】

●未明确诊断的疼痛,尽可能不用本品,以免掩盖病情贻误诊治。

●肝功能损伤、甲状腺功能不全者慎用。

●静脉注射后可出现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尤其与吩噻嗪类药物(如氯丙嗪等)以及中枢抑制药并用时。

●哌替啶务必在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如呋喃唑酮、丙卡巴肼等)停用14d以上方可给药,而且应先试用小剂量(1/4常用量),否则会发生难以预料的、严重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多汗、肌肉僵直、血压先升高后剧降、呼吸抑制、发绀、昏迷、高热、惊厥,终致循环虚脱而死亡。

●注意勿将药液注射到外周神经干附近,否则产生局麻或神经阻滞。

芬太尼中毒要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