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菌素类抗生素(Cephalosporins)
【药理作用】
头孢菌素类根据其抗菌谱、抗菌活性、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以及肾毒性的不同,目前分为四代。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作用于需氧革兰阳性球菌,仅对少数革兰阴性杆菌有一定抗菌活性;常用的注射剂有头孢唑林、头孢噻吩、头孢拉定等,口服制剂有头孢拉定、头孢氨苄和头孢羟氨苄等。第二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活性与第一代相仿或略差,对部分革兰阴性杆菌亦具有抗菌活性;注射剂有头孢呋辛、头孢替安等,口服制剂有头孢克洛、头孢呋辛酯和头孢丙烯等。第三代头孢菌素对肠杆菌科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具有强大抗菌作用,头孢他啶和头孢哌酮除肠杆菌科细菌外对铜绿假单胞菌亦具高度抗菌活性;注射制剂有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哌酮等,口服制剂有头孢克肟和头孢泊肟酯等,口服制剂对铜绿假单胞菌均无作用。第四代头孢菌素常用者为头孢吡肟,它对肠杆菌科细菌作用与第三代头孢菌素大致相仿,其中对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柠檬酸菌属等的部分菌株作用优于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与头孢他啶相仿,对金葡菌等的作用较第三代头孢菌素略强。头孢羟氨苄极量<4.0g/d,头孢噻吩中毒量>300mg/(kg·d);头孢孟多中毒量400mg/(kg·d),头孢克洛极量<4.0g/d。
【诊断要点】
●确切的用药史。
●临床表现
(1)过敏反应:较为常见。头孢菌素可致皮疹、荨麻疹、哮喘、药物热、血清病样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头孢菌素的过敏性休克类似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反应。
(2)局部反应:注射部位常发生红肿、硬结、疼痛。静脉注射可发生静脉炎或血栓性静脉炎。
(3)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纳差、上腹部不适、腹泻等,偶有肝损害的表现。
(4)血液系统症状:可有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抗球蛋白试验直接阳性。可有低凝血酶原血症,伴有或不伴有出血,易发生于老年、衰弱的病人。
(5)神经精神症状:口服头孢拉定有头晕、头痛,偶发生中毒性精神病。大剂量应用头孢噻啶(目前已基本不用)血中浓度增高可发生抽搐、肌阵挛或昏迷。
(6)两重感染:应用本类药物可发生口炎、鹅口疮、生殖器炎、肛门瘙痒、阴道炎及阴道溢液;也可发生革兰阴性细菌感染。
(7)“戒酒硫”样反应:表现为面色猩红、头部血管扩张,严重者可有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出汗、口干、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烦躁不安、视物模糊、精神错乱,甚至休克。
●实验室检查:该药理化鉴别试验阳性。
【急救措施】
●停药:应用本类药物有毒性反应时,立即停止给药。对口服大剂量者,应予以催吐、洗胃、导泻。
●过敏反应的治疗:皮疹等过敏反应,可用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赛庚啶等,严重者给予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等激素治疗。发生过敏性休克时应予以紧急处理。
●对症支持治疗:①有出血倾向时,给予维生素K15~20mg静脉给药;若有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在停药观察时,可应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等,必要时输注新鲜血液或血小板;②如有“戒酒硫”样及应,可静脉滴注10%葡萄糖液稀释毒物,促进排泄;③有肝、肾损害时,立即停药,并积极监测;④现两重感染时,选用有效的针对性抗菌药物;⑤有消化道症状时予以对症处理。
【特别提示】
●禁用于对任何一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过敏史及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史的患者。
●用药前必须详细询问患者先前有否对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或其他药物的过敏史。有青霉素类、其他β内酰胺类及其他药物过敏史的患者,有明确应用指征时应谨慎使用本类药物。在用药过程中一旦发生过敏反应,须立即停药。如发生过敏性休克,须立即就地抢救并予以肾上腺素等相关治疗。
●本类药物多数主要经肾排泄,中度以上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根据肾功能适当调整剂量。中度以上肝功能减退时,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可能需要调整剂量。
●氨基糖苷类和第一代头孢菌素注射剂合用可能加重前者的肾毒性,应注意监测肾功能。
●头孢哌酮可导致低凝血酶原血症或出血,合用维生素K可预防出血;本药亦可引起“戒酒硫”样反应。用药期间及治疗结束后72h内应避免摄入含乙醇饮料。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中毒要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