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
(Realgar/Realgar)
【药理作用】
●抗血吸虫作用:有抗日本血吸虫作用。
●抗菌作用:平皿实验表明,0.125%的雄黄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10-5)有100%的杀灭作用。体外试验,对常见化脓性球菌,肠道致病菌、人型结核杆菌,耻垢杆菌等也有抑菌作用。另有抗鼠疟原虫作用。
●抗肿瘤作用:国内学者率先用高度纯化的As4S4治疗恶性血液病取得满意的疗效。试验证明雄黄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为诱导细胞凋亡、分化,抑制核酸合成,作为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药,直接杀瘤等。
●对狼疮鼠肾功能影响:单独使用雄黄能像激素一样有效控制狼疮鼠肾脏病变,改善其肾功能,减轻其尿毒症,早期未见造血抑制和肝毒性,根据本实验结果,推测雄黄有可能会成为部分有激素禁忌证的系统红斑狼疮患者的一种候选新药。
●毒性:雄黄有剧毒,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胃肠系统均有毒性,易致人死。用雄黄进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西黄芪胶悬液的LD50为3.207g/kg,灌胃后可立即死亡,肝、肺充血。硫化砷进行家兔静脉注射,LD50为80mg/kg。
雄黄中可溶性砷化物为一种细胞原浆毒,进入机体后作用于酶系统,可抑制酶蛋白的巯基,特别易与丙酮酸氧化酶的巯基结合,使之失去活性,从而减弱了酶的正常功能,阻止了细胞的氧化和呼吸,干扰组织代谢。
长期大量使用雄黄可致突变、致癌、致畸等。慢性中毒者,指(趾)甲、毛发和骨砷的储存最多,而且时间也长。
【诊断要点】
●确切的服药史,具体中毒原因可见于以下几种。
(1)超量:本品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故超过规定量极易中毒。
(2)用法不当:本品遇热易分解为三氧化二砷,入汤剂则易中毒。
(3)民间习俗所致。民间习用雄黄煎炒食品,如猪肝或鸡蛋等,以提高杀虫疗效,极不安全;某些地区,端午节常有饮热雄黄酒的习惯,易中毒。
(4)长期服用含雄黄的中成药。许多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如胡氏六神丸、牛黄解毒片、玉枢散等均含有雄黄。
●临床表现
(1)神经系统症状:可导致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头晕、头痛,全身乏力,四肢痛、出冷汗。严重时抽搐、昏迷,惊厥以致死亡。慢性中毒者,可发生周围神经炎,甚至波及脊髓。
(2)消化系统症状:当雄黄与食物一起加热进食后,对胃肠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引起口腔黏膜充血、水肿或糜烂充血,口干、烧灼感、口中有金属味、恶心、流涎、剧烈呕吐,吞咽困难,腹痛、腹泻,大便呈“米泔水”样。可引起肝脂肪变性,导致中毒性肝炎或急、亚急性黄色肝萎缩。
(3)泌尿系统症状:对肾小管、肾小球有直接损害作用,严重时可引起急性肾衰竭。
(4)循环系统症状:心脏有脂肪浸润,发病过程中可出现心慌、胸闷、发绀,血压下降,最终可引起心力衰竭。
(5)造血系统症状:砷能影响骨髓系统,改变血液中细胞的成分。大剂量砷能使红细胞形态改变,同时还抑制白细胞的产生。长期服用雄黄,可引起贫血,严重时发生障碍性贫血。急性中毒可引起血紫质样发作,严重时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
(6)皮肤:长期应用雄黄,由于砷剂刺激上皮细胞过度增生,引起皮肤过度角化,引起砷角化病及砷黑变病,表现为:双手掌、足底皮肤增厚、起硬疙瘩、不痛不痒,上身皮肤发黑,轻度食欲减退,双腿麻痛,指(趾)甲增厚、粗糙,并有纵向或横向排列的黑色条纹,前胸及腰背部皮肤色素沉着,深浅不匀、其间有白色斑点,表皮有空泡样或密集的颗粒样疣状增生,质坚。长期接触可引起皮肤过敏,丘疹、疱疹、脓疱、湿疹、痤疮样皮肤疹等。
(7)少量持续长期食入砷化物致中毒的特点是:先出现消化道症状,继而出现皮肤神经症,心肌、肝、肾损伤,终至多器官衰蝎,内脏黏膜弥漫性出血,休克死亡。
●实验室检查:毒物分析阳性,可出现肝、肾损害等。
毒物分析:取药品粉末10mg,加水润湿后,加氯酸钾饱和的硝酸溶液2ml,溶解后,加氯化钡试液,生成大量白色沉淀。放置后,倾出上层酸液,再加水2ml,振摇,沉淀不溶解。
生化检查可见肝、肾损害的各种表现。
【急救措施】
●现代解救措施
(1)立即停用雄黄及含雄黄的复方、中成药;轻症停药观察可逐渐缓解。
(2)洗胃、导泻、灌肠。可用1∶2 000~1∶5 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或1%硫代硫酸钠洗胃,洗完后用等量的33.3%硫酸亚铁和20%的氯化镁混悬液混合后,制成的新沉淀的氢氧化铁30ml灌胃,以使其与As2O3结合成不溶性的砷酸铁,10min重复1次,直到患者呕吐时,再给硫酸镁30g导泻,必要时可用肥皂水高位灌肠。而后服蛋清、牛奶、豆浆、药用炭等,吸附毒物,保护黏膜。
(3)补液排毒,保护脏器。静脉滴注葡萄糖生理盐水2 000~3 000ml,并加入维生素C 3g,促使已吸收的砷化物从肾中排泄。加入三磷酸腺苷,保护脑等重要脏器;肌内注射葡萄糖醛酸,辅酶A保护肝。纠正水、电解质平衡,注意低钾血症。血液透析加灌流能有效地清除吸收入血的毒物。
(4)特效解毒药物。可选用二巯基丙磺酸钠或二巯基丙醇等。二巯基丙磺酸钠,急性中毒可静脉注射5mg/kg,每4~5h一次,第2天起每日2~3次,以后每日1~2次,7d为1个疗程;慢性中毒可每次2.5~5.0mg/kg,每日1次,用药3d,停4d为1个疗程,一般用3~5个疗程。二巯基丙醇,一般可肌内注射给药2.5~4mg/kg。最初2日每4~6h注射1次,第3天每6~12h注射1次,以后每日注射1次,1个疗程为7~14d。
(5)对症处理。严重溶血者,可用大剂量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抗溶血;急性肾衰竭者,可用透析疗法及综合治疗;出现砷角化病或砷黑变病时,应给予硫代硫酸钠静脉注射,0.64g/d,用30次,并口服维生素治疗;皮肤过敏者,可口服抗过敏药,如氯苯那敏、葡萄糖酸钙等,外用氟轻松软膏。
●传统解救措施
(1)中雄黄毒者,防己15g,水煎频服。
(2)绿豆60g,连翘30g,木通9g,金银花30g,黄连9g,滑石12g,天花粉15g,甘草9g,煎汤,早晚分服,连服3~4剂。
(3)白芷15g,绿豆60g,水煎即服。
(4)香附9g,冰片3g,鸡血藤、青木香、广木香、三七各15g,水煎3次,合在一起,每2~4h服1次,3次服完,连服2~4剂。
【特别提示】
●本品内服:0.05~0.1g,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熏涂患处。
●内服宜慎,不可久用或过量服用;孕妇禁用。
●雄黄遇热易分解为As2O3,不做汤剂,切忌火煅。
●雄黄外用时,其所含As2O3可经皮肤吸收,经皮肤吸收的As2O3比口服大10倍,故临床上外用时不宜大面积持续应用。
●有些地区,使用雄黄煎炒食品或在端阳节有饮用雄黄酒的习惯,均易中毒。
●本品为国家规定的毒性品种,凭医生签字的正式处方用之。
●含可溶性砷成分的雄黄复方制剂与亚铁盐、亚硫酸盐,在胃酸作用下,可生成硫化砷酸盐而降低疗效,增加毒性。
●与链霉素、新霉素等合用,会增强雄黄的毒性。因链霉素、新霉素硫酸盐在胃肠道可分解产生少量硫酸,若遇雄黄之硫化砷,会发生氧化,增加其毒性。
●本品内服宜研成极细粉或水飞后使用。
(毛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