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
(Vancomycin &Norvancomycin)
【药理作用】
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属糖肽类抗生素。去甲万古霉素的化学结构与万古霉素相近,抗菌谱和抗菌作用与万古霉素相仿。万古霉素是由东方链球菌产生的抗生素。口服不易吸收,肌内注射引起局部疼痛和坏死,临床以静脉注射给药为主。蛋白结合率低(约为10%),在体内分布广泛,可通过胎盘屏障,但不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也不易进入房水中。当脑膜炎症时,脑脊液中药物可达有效浓度。主要以原形从尿中排泄,少量经胆汁排泄,为肾功能不全时延长。去甲万古霉素口服不吸收,静脉给药后广泛分布于机体各组织、体腔中,胆汁中浓度极低,不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可通过胎盘屏障,蛋白结合率为32%~34%。80%的药物经肾从尿中排泄为,半衰期为6~8h。
【诊断要点】
●确切用药史。
●临床表现:肾毒性主要损伤肾小管,轻者表现为蛋白尿和管型尿,重者表现为血尿、少尿氮质血症,甚至肾衰竭。与氨基苷类抗生素联合应用时更易发生。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查尿常规、肾功能。万古霉素耳毒性明显,用药数天轻者即可出现耳鸣,重者耳聋,严重者可有不可逆的耳聋,用药期间需严密观察患者听力。新生儿、早产儿、儿童、老年人、肾功能不全或大剂量长期用药者,更易发生,故此类患者应禁用或慎用万古霉素。变态反应可有药物热、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静脉给药速度过快时,可出现躯干部位皮肤潮红、瘙痒、荨麻疹、食欲减退、寒战、发热、血压下降、心动过速等特征性症状,称之为“红人综合征”。应用抗组胺药、肾上腺素治疗“红人综合征”有效。其他不良反应有:口服可引起恶心、呕吐、口腔异味(金属异味感)、眩晕等,静脉给药可有局部疼痛和血栓性静脉炎,偶有粒细胞减少。
●实验室检查:该药理化鉴别试验阳性。
【急救措施】
●立即停药。
●静脉滴注l0%葡萄糖液或5%葡萄糖盐水促进药物排泄
●听神经损害可用维生素A、维生素B16、钙剂、三磷酸腺苷等。
●对症治疗。
●应用万古霉素时,可能出现“红人综合征”,表现为食欲不佳,寒战或高热、血压下降、心动过速等特征性症状。应用抗组胺药、肾上腺素治疗“红人综合征”有效。
【特别提示】
●禁用于对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过敏的患者。
●不宜用于:①预防用药;②MRSA带菌者;③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常规经验用药;④局部用药。
●本类药物具一定肾、耳毒性,用药期间应定期复查尿常规与肾功能,监测血药浓度,注意听力改变,必要时监测听力。
●有用药指征的肾功能不全、老年人、新生儿、早产儿或原有肾、耳疾病患者应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调整剂量,同时监测血药浓度,疗程一般不超过14d。
●万古霉素属妊娠期用药C类,妊娠期患者应避免应用。确有指征应用时,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据以调整给药方案。哺乳期患者用药期间应暂停哺乳。
●应避免将本类药物与各种肾毒性药物合用。
●与麻醉药合用时,可能引起血压下降。必须合用时,两药应分瓶滴注,并减缓万古霉素滴注速度,注意观察血压。
甲硝唑和替硝唑中毒要揽

(续 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