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罂粟碱(Papaverine Hydrochlorde)

盐酸罂粟碱(Papaverine Hydrochlorde)

(别名:帕帕非林)

【药理作用】

为非特异性血管扩张药,对磷酸二酯酶有强大的抑制作用,增加组织内环磷酸腺苷含量,使平滑肌松弛;抑制腺苷摄取,对平滑肌细胞膜的钙离子内流也有轻度抑制作用。对脑血管、冠状血管和外周血管都有扩张作用,降低外周阻力及脑血管阻力。

口服可吸收,生物利用度约54%,血浆蛋白结合率90%,t1/2约2h,但个体差异大,在肝内代谢,代谢产物从尿中排出。

静脉过量或静脉速度过快可导致低血压房室传导阻滞,心室颤动。

【诊断要点】

●有确切的用药史。

●临床表现

(1)出现视物模糊、复视、嗜睡和(或)软弱。

(2)快速给药后出现呼吸加深、面色潮红、心跳加速、低血压伴眩晕,亦可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或心室颤动,甚至死亡。

(3)可出现消化道反应,恶心、厌食、便秘、腹泻,以及眼及皮肤明显黄染,提示肝功能受损。

●实验室检查:该药理化鉴别试验阳性。

【急救措施】

●立即予以催吐、洗胃、灌肠。

●轻症患者不必停药,可予以对症处理;重症患者除停药外,需予以补充液体以维持血压,必要时给予升血压药。

●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时,要及时停药,必要时应用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出现室颤时要进行除颤。

●出现黄疸、肝炎、肝功能异常时,应及时停药,多能恢复。

【特别提示】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1)与左旋多巴同用时可减弱后者的疗效,本品能阻滞多巴胺受体。

(2)吸烟时因烟碱作用,本品的疗效降低。

●注意事项

(1)对诊断的干扰:服药时血嗜酸性细胞、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胆红素可增高,提示肝功能受损。

(2)由于对脑及冠状血管的作用不及对周围血管,可使中枢神经缺血区的血流进一步减少,出现“窃流现象”,用于心绞痛、新近心肌梗死或卒中时须谨慎。

(3)心肌抑制时忌大量,以免引起进一步抑制。

(4)青光眼患者要定期检查眼压。

(5)静脉注射大量能抑制房室和室内传导,并产生严重心律失常。(6)需注意定期检查肝功能,尤其是患者有胃肠道症状或黄疸时。出现肝功能不全时应停药。

(7)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帕金森病患者禁用。

胞磷胆碱钠中毒要揽

(续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