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
(Cortex et Folium Nerii indici/Mill Sweetscented Oleander Bark or Leaf)
【药理作用】
●强心作用:夹竹桃叶、茎、皮、花均有较显著的强心作用,以叶的作用最强。其叶的醇提取物欧夹竹桃苷C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延长不应期,抑制心脏传导和刺激迷走神经,使心脏传导功能减低。其有效剂量使心肌收缩加强,血压随之升高,至接近中毒时,血压开始下降,心律不齐。作用强于洋地黄,弱于毒毛旋花子苷。
●利尿作用:浸剂及醇提取物对实验动物有利尿作用,但比洋地黄弱。
●镇静作用:煎剂及醇提取物对实验小鼠有镇静作用,表现为自发活动减少,嗜睡,并延长巴比妥的睡眠时间,但无抗惊厥作用。
●其他作用:欧夹竹桃苷C有较强的致吐作用。小剂量抑制子宫收缩,扩张血管;大剂量时,使子宫肌张力增强,收缩血管平滑肌。另外,对癌性腹水有轻度抑制作用。
●毒性:新鲜树皮的毒性比叶强、干燥后毒性减弱;花的毒性较轻。成人服用夹竹桃干燥叶3g足以致死。
【诊断要点】
●确切的服药史,具体中毒原因可见于
(1)中毒患者及其家属根据民间传说采集服用较大剂量的新鲜夹竹桃叶治疗精神病引起。
(2)出于自杀或流产为目的误服。
(3)临床使用不当。个别心力衰竭患者,由于机体敏感性强或耐受性差,加之用药期间观察病情不细,未及早停药,致严重中毒而死。
●临床表现:有报道,煎服夹竹桃新鲜叶10余片即可中毒,一般在服药后2~5h发生。主要是胃肠道功能紊乱,再者是心脏和神经系统的毒性反应。
(1)首先可见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谵语,继则四肢麻木、冰冷,汗出,肢端紫斑,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表浅,体温、血压下降等。
(2)严重者心律失常,脉搏不规则,心跳缓慢,心房以至心室纤颤,瞳孔散大,视物模糊,对光不敏感、昏迷、痉挛抽搐、休克,心跳停止而死亡。
●实验室检查:强心苷理化鉴别试验阳性。
毒物分析:取药材粉末浸入24%乙醇中,在水浴上加热约30min,过滤,将滤液5ml溶于冰醋酸中,加浓硫酸-醋酐(1∶20)混合液数滴,反应液呈黄→红→蓝→紫→绿等变化,最后褪色。(强心苷检测)
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动过缓,心律不齐,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室颤,T波倒置等,与洋地黄中毒症状及心电图相似。
【急救措施】
●现代解救措施
(1)洗胃、导泻。食后6h以内均可洗胃,可用0.5%的鞣酸或1∶2000的高锰酸钾。中、晚期可服泻药导泻。
(2)一般处理。输入高渗糖利尿,加速毒物排泄、吸氧,内服蛋清、维生素C等。
(3)补充氯化钾。能口服者,2g/2h,尿不少者,可给3~6次,轻度中毒每日3次。重症病例或不能口服者,静脉注射氯化钾2g,亦可加10%葡萄糖500ml缓慢静脉滴注,1~2h滴完,肾功能不全者忌用。窦性心动过缓,二度或完全房室阻滞禁用。
(4)抗心律失常。除及时补钾外,分2种情况处理:①心动过速型:包括阵发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二联律等。给钾盐无效时,可给普鲁卡因酰胺,一般每次0.25~0.5g,每日3次。严重者,立即口服1g,以后每3~6h口服0.5g,24h总量不得超过6g。室性心律失常,可用苯妥英钠和利多卡因,效果甚好。苯妥英钠每次125~250mg,1~3min内静推完毕,间隔5~10min,可重复同样剂量,数分钟内可转为窦性心律。利多卡因每次1~2mg,1~2min内静推完毕,必要时20min后重复给同样剂量,房室传导阻滞及低血压禁用。②心动过缓型:包括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以阿托品静注,每次1~5mg,2~3h可重复给药。无效时可用异丙肾上腺素1mg,用5%葡萄糖液500ml静脉点滴。
(5)绝对禁用钙剂。
●传统解救措施
(1)苦参120g,甘草60g,绿豆120g水煎,分2次服用,每3h一次,抗心律失常。
(2)根据临床症状,辨证论治,酌情选用滑石、土茯苓、防风、生甘草、生姜、党参、当归、生地黄、麦冬、白术、地榆、五味子、柴胡、牡丹皮等组方,水煎内服。
【特别提示】
●本品内服:煎汤,0.3~0.9g;研末,0.05~0.1g。外用:适量,捣敷或制成酊剂外涂。
●不宜多服久服,过量则中毒。孕妇忌服。
●本品原植物为观赏植物,欣赏时切忌接触;鱼塘边、牧场中不宜栽种,避免动物食用中毒。
鸦胆子中毒要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