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

雷公藤

(Radix Tripterygii Wilfordii/Common Threewingnut Root)

【药理作用】

●抗炎作用:雷公藤煎剂、醋酸乙酯提取物,总生物碱,总苷对大鼠蛋清关节炎和甲醛所致的足趾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佐剂性关节炎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镇痛作用:雷公藤总苷(70mg/kg)口服1.5~2h后可使小鼠痛阈明显提高,6h镇痛作用达高峰,镇痛作用缓慢而持久。还有证明内酯醇也可显著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

●抗肿瘤作用:雷公藤甲素对L1210、P388白血病瘤株有抗肿瘤作用。对L615白血病有明显的疗效。雷公藤酮对体外培养的鼻咽癌细胞有强大的细胞毒作用。

●杀虫和抑菌作用:雷公藤水煎液,醇浸液及醚提物能杀虫、蝇、蛆等,并有杀灭梨形星毛虫及卷叶虫的能力。昆明山海棠提取物有抑制疟原虫的作用。雷公藤红素和总苷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和607分枝杆菌。

●解热作用:实验证明雷公藤对正常大鼠体温及致热大鼠体温均有降温作用。与水杨酸类及吡唑酮类药物的药理作用相似。

●毒性:小鼠口服本品全根煎剂LD50为18.40~26.55g/kg。雷公藤水煎剂及其醋酸乙酯提取物在中毒剂量下可使大鼠的脾、胸腺和淋巴结显著减小,淋巴细胞出现核固缩及碎裂;大鼠心、肝、肾及生殖器官都有不等程度的病变。

雷公藤口服过量可引起急性脾炎,急性中毒性肾病,多发性肾乳头坏死,心肌浊肿,间质淤血及灶性出血,肝细胞脂肪变性,曲菌性肺炎并发肺脓肿形成、急性胃肠炎、卵巢卵胞数目减少、脑水肿。中毒后免疫器官损伤、免疫功能低下并发曲菌性肺炎则是促进死亡的因素。毒性反应大小与室温及采集药物的季节有关。雷公藤醋酸乙酯提取物、总生物碱、雷公藤内酯醇及雷公藤多苷均有致畸作用。

蓄积毒性作用:平均毒效半衰期为7.98h,蓄积系数<0.98,表现有中度蓄积作用。

【诊断要点】

●确切的服药史,具体中毒原因可见于:

(1)品种不清。作雷公藤入药的尚有同属植物昆明山海棠(粉背雷公藤)与黑蔓(东北雷公藤),前者毒性较雷公藤小,其主要含有雷公藤次碱,占总生物碱的90%以上;后者主要含有雷酚内酯、雷藤内酯等。

(2)采收季节差异,药材产地不同。

(3)炮制方法不当。根韧皮部处理不干净或服用嫩芽、芽尖。

(4)煎服不当。一般应煎煮2h以上。

(5)提取工艺差异,制剂不纯,造成毒性成分差异较大。

(6)超量使用。服其叶片2~3片可中毒,根韧皮部30~60g可致死。

(7)误食含雷公藤成分的蜂蜜。

(8)特殊体质,即使常规剂量也可能发生中毒。

●临床表现:据有关研究雷公藤的中毒类型可分为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迟发性毒性反应三种:

(1)急性中毒:中毒症状于服药后立即或数小时内发生,有多个脏器损害,甚至死亡。

首发症状为胃痛、口干、上腹部烧灼感、恶心呕吐,吐咖啡状血性液体,剧烈腹泻,肝区痛、肝大、黄疸、SGPT升高。

继而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脉搏细弱、血压下降,有肺水肿表现。

神经系统症状为头晕,头痛,烦躁,嗜睡,全身肌肉痛,口舌麻木,语言不清,醉酒步态,复视,眼睑下垂,腱反射消失,甚至抽搐,昏迷。

泌尿系统症状多于1~3d后出现,有腰痛、少尿、蛋白尿、镜下血尿,重者有肉眼血尿,血BUN升高,CO2结合力下降。

皮肤黏膜有口唇疱疹,糜烂,皮肤红斑,手足脱皮,脱发、皮肤色素沉着,口鼻出血,大块瘀斑,血细胞增高或减少不定,个别出现溶血性黄疸;死亡多由于肾衰竭。

(2)慢性中毒:多于用药过程中出现某些脏器损害,进展较缓慢。

主要表现有食欲锐减,胃脘饱胀有灼热感,轻度腹泻,重者有恶心呕吐,剧烈腹泻。口唇黏膜及眼角糜烂、皮疹、红斑。

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悸,胸闷、血压下降。心电图有各种心律失常及传导阻滞。肝大,肝功异常、SGPT升高。尿常规异常,水肿,PSP降低,BUN升高。女性有闭经,男性精子减少,活动力差。

血液系统大多为白细胞减少,少数有血小板减少,并导致出血倾向,极少数呈再生障碍性贫血。消化道的毒性反应,一般于1周内出现,发生率达15%~70%。轻者不影响治疗,继续用药耐受性增加,发生率减少。肝损害多于用药1个月左右发生,以SGPT升高为主。肝严重损害多由于超剂量所致。血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为1.59%~15.96%。多于用药1周后发生,常为轻度或中度减少,与用药剂量有关。也有报道用药后白细胞较治疗前反有所升高。雷公藤可致经闭,精子减少,但不影响性功能,停药后可恢复。有报道所育后代发育正常智力良好。

(3)迟发性毒性反应:急性中毒经处理后症状消失,经过一段时间后症状复发。

●实验室诊断:生化检查肝、肾受损明显。

●心电图可见各种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或室性早搏,室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ST段下移,T波倒置,Q-T时间延长等。

【急救措施】

●现代解救措施

(1)急性中毒

①催吐、洗胃、导泻:催吐前,先饮水500ml,内加药用炭1汤匙,用手指,压舌板等探吐。也可皮下注射阿扑吗啡0.06~0.1mg/kg催吐。有严重心脏病、昏迷抽搐者忌用。洗胃是排毒重要措施。中毒后4h内催吐最为有效,超过4h亦应洗胃,有报道中毒后4d仍呕出雷公藤叶者。洗胃液可用1∶(2 000~5 000)高锰酸钾溶液,或药用炭混悬液(1 000ml水中加药用炭2汤匙),可与催吐措施同时进行,反复洗胃,直至呕出物澄清为止。导泻可用硫酸钠15~30g或硫酸镁20~30g,溶于150~200ml水中,洗胃后从胃管导入。4~6h经口给予药用炭30~50g,以吸附毒物并及时排出。还可用甘露醇0.5~1g/kg口服导泻,作用强大。亦可用硫酸镁10g,加水200ml口服,可加速通过肠壁吸收入血液毒物的排泄。

②补液排毒:静脉滴入5%~10%葡萄溶液,内加维生素C 3~5g,维生素C能营养心肌,保护肝。

③早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最好在确诊后立即给予地塞米松5~10mg加50%葡萄糖40ml静脉注射,继之予地塞米松1.5mg,每日3次口服。可同时用山莨菪碱20mg肌内注射,每6h1次,脉压差小时可静脉注射20mg,30min 1次,保持面色红润,心率<120/min为宜,情况改善后可肌内注射,能改善休克。不宜选用收缩血管的药物。

④扩容利尿:洗胃后可即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入。以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滴注;呋塞米40mg肌内注射。共用3~5天,保持尿量。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及心脏功能,及时调整药物用量。纠正酸中毒可用4%碳酸氢钠200ml静脉滴注。

⑤纠正心力衰竭:可选作用快,半衰期较短的药物如毒毛花子苷K 0.25mg静脉缓慢注射。宜从小量开始,因心肌受损后,对洋地黄类强心苷敏感,易于中毒,第1次可用0.125mg。

⑥对症处理:出血倾向者,可选用抗血纤溶芳酸0.25g,加入25%葡萄糖液20ml中作静脉注射,维生素K3 4~8mg肌内注射,每日2~3次;胃肠道出血者,可服云南白药0.5~1g/次,每日3次,亦可用奥美拉唑等制酸护胃,或西咪替丁1.0g静脉滴注,亦可每次300mg加冷生理盐水50~100ml搅匀后胃内注入。

(2)慢性中毒:消化系统症状轻者,不须停药,可加用维生素B6、黄连素片、酵母片、胃舒平等对症处理。严重呕吐、腹泻、腹痛、吞咽困难须即停药,内服云南白药、甲西咪替丁,每次0.2,每日3次。胃部烧灼感可用碱性胶体铋剂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或者用H2受体阻滞药,质子泵抑制药等抑酸护胃。同时,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

皮疹,疱疹,糜烂可外用氟轻松软膏,重者须停药,即渐缓解。

有心血管系统症状及心电图改变者应立即停药,短期内不宜用雷公藤制剂。可用维生素B1、肌苷、ATP、中药生脉饮等治疗。

SGPT升高、黄疸、肝大等应即停药。用联苯双酯、肝泰乐、肌苷、复合维生素B等。可静脉滴入维生素C能量合剂。肾功能受损严重者,须纠正酸中毒、利尿、透析等。

白细胞减少症可用维生素B4、维生素B6、鲨肝醇、利血生等治疗,以抗生素预防感染。一般停药处理后,可升至正常。

●传统解救措施

(1)中毒较轻者可用绿豆120g、甘草30g、蛇莓(去果实)60g水煎,频服。

(2)鲜凤尾草250~500g,煎水频服,连服3~5d,或配伍金钱草、乌桕、田三七等使用,对重度中毒者有效。

(3)肝损害者,中药可用茵陈蒿汤等加减辅助治疗;肾轻度受损者,可用补肾中药如济生肾气丸(汤)加减;闭经,精子缺乏等生殖系统症状可考虑减量或停药,一般停药后逐渐恢复,治疗可用中药辨证施治。

服药前应常规检查肝功能,服药后每月检查肝功能1次,以便及时发现。用药期中如出现尿路感染症状或尿成分改变如尿蛋白,尿红细胞,管型等应立即停药,检查肾功能。

【特别提示】

●鲜品毒性较高,用药量要取其下限。初用者,开始应从偏小剂量开始,服用3~5d后逐渐适应,渐加至常用量。宜饭后服用,以减少胃刺激。

●煎剂:带皮全根每日用量10~12g,去皮根心木质部每日用量15~25g,将全根或其木质部切成饮片,文火水煎2h,过滤取汁,然后再将药渣煎煮1次,2次所得液分3~4口服。亦可将其与中药辨证处方之药物同煎。

●煎剂煎煮时间至少在1h以上,但不宜超过2h。过短毒性大,过长疗效降低。

●当前对雷公藤制剂的基础研究不够,各种制剂(包括雷公藤片、雷公藤醇浸膏片、雷公藤醋酸乙酯提取物片、雷公藤多苷片、冲剂、糖浆剂、酒剂等)的生物利用度,稳定性,质控标准都还缺乏统一的标准,故雷公藤的用法用量随制剂不同而各异。

●雷公藤有效成分易溶于有机溶剂,难溶于水,故酒剂、酊剂等用量应偏小。

●忌与茶同服;忌与细胞毒药物联合用药。

●下列情况可视为禁忌证:

①心、肝、肾有器质性损害,功能异常等。

②有严重心律不齐。

③严重贫血(Hb<80g/L)、白细胞数低于3×109/L、血小板低于正常。

④胃、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

⑤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未婚或已婚无子女者。

⑥过敏体质。

⑦感染性疾患未愈。

⑧其他难以耐受治疗,可能发生严重毒副作用患者。

●选择最优剂型、联合用药或与维生素B6、肝泰乐等联用可减少其毒性,严密观察不良反应,定期检查血象,发现白细胞减少,及早停药。

●树皮毒性极大,使用时必须严格剥净树皮,临床尽可能用陈年药品,去净树皮。

附子中毒要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