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业务能力全面提升
监测预报基础进一步夯实。一是狠抓观测资料质量。2017年在全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质量评比中,河北省参评项优秀率98.8%,共获得学科综合评比和单项评比前三名41项,获奖数位于各省局前列。二是优化监测台网布局。结合“中国地震科学台阵—华北地区中部项目”应用,加强了晋冀蒙虚拟观测台网的运行与产出,目前台阵一期40个台站、二期26个台站基建工作已全部完成,实现正常运行。沧州西地震台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通过近年来升级改造,建设成为具有宣传、教育等功能的综合性地震台。三是加强外协合作。2017年与北京大学共同开展多分量地震监测系统工作,在张家口、唐山地区建成28个多分量观测系统。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合作,在红山基准台开展深井地应力测量与实时监测。四是完善基层地震速报系统。各市地震局、中心台与省局同时进行地震速报结果自动推送,应急处置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五是加强重点地区震情跟踪。围绕地震重点地区,制定了《2017年度河北省震情跟踪工作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震灾预防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是加强抗震设防技术指导。唐山市会同住建部门联合组织开展农村建筑工匠培训,2017年举办7场,培训工匠近2500人次。二是全省加大减隔震技术的宣传引导、技术咨询和推广普及。唐山市印发了《关于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的通知》,廊坊市地震局召开了地震高烈度区建筑减隔震技术应用培训会,衡水丰泽工程橡胶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河北省减隔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是加强活断层探测成果推广应用与地震安全城乡创建工作。组织编写了《河北省城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成果应用指导意见》,省级活断层探测成果应用平台开始试运行,项目成果逐步被应用于国土、规划、建设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廊坊市地震局深入推进“地震安全城乡”创建工作,市政府印发《2017年度创建地震安全城乡任务分解》。廊坊三河市活断层探测项目,已完成部分分项目验收。四是推进地震巨灾保险。省金融办、省地震局等6部门联合印发了《河北省张家口市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实施方案》。2017年张家口市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项目正式签约落地,使张家口市成为全国首个在地震巨灾保险共同体框架下,由政府全额出资实现该险种区域统保的城市。
应急救援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是妥善处置地震事件。省地震局和张家口、邢台、廊坊等市地震局妥善处置1月2日怀安3.3级地震、1月3日隆尧3.1级地震、3月24日渤海3.9级地震、4月28日大城2.9级地震、9月4日临城3.7级地震等省内地震。8月8日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发生后,省局迅速选派专家组成现场工作组赴现场协助开展工作,得到许勤省长批示肯定。9月4日邢台临城3.7级地震发生后,省局会同邢台市地震局、红山基准台开展了中小地震震例总结,得到中国地震局领导的充分肯定。二是开展了重点地区地震灾害损失风险评估。在张家口地区开展地理、人口、经济、居民房屋以及应急准备情况实地调查,进行科学分析研究,并向当地政府提出了针对性意见和建议。三是进一步完善地震应急预案。制定印发了《地震部门应对省内外突发事件的落实措施预案》,更新了《河北省地震应急预案应用手册》《河北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应用手册》。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保定、邢台等市也相应修订完善了地震应急预案,制定了抗震救灾专项行动方案。四是加强地震应急队伍建设。成立了省地震局地震应急专家团队,举办了全省地震现场队应急工作培训班,进一步提升了现场工作队伍的能力和水平。会同省交通厅、民航局等编制了《河北省地震应急快速投送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完善了震后应急救援力量的快速投送机制。五是进一步强化地震应急演练。7月3日~4日,省政府、省地震局、张家口市政府及市县地震部门积极参与和保障了“震安—2017”华北地区地震应急演练的圆满完成。
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更加深入。一是在5·12防灾减灾日、7·28防震减灾宣传周以及国际减灾日、12·4宪法日等重点时段广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活动,集中开展线上线下宣传,覆盖社会公众达100万人次。其中在长城网开展的《阳光理政》,在廊坊、承德等地开展的“平安中国”防灾宣导系列公益活动等活动规格高、受众广,省直9个部门共同参与,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二是大力开展示范创建。修订印发了《河北省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管理暂行办法》《河北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认定管理办法》《河北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认定管理办法》,2017年中国地震局认定我省国家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3个,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示范学校4所。2个设区市和8个县区被评为国家级防震减灾先进单位。“中国·唐山防震减灾示范中心”将作为国家级防震减灾示范项目落户唐山。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申报了“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