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站概况
1.康保地震台
康保地震台,台站代码KAB。台站建于2006年,是“十五”网络项目建设的地震监测台站,为河北省地震局张家口中心台所属无人值守子台。台站位于康保县城西北侧,东经114.6°、北纬41.9°,距张家口中心台约140km。台站具有独立院落和观测室,总占地面积222m2,观测室占地面积16m2。
该台所在地区的大陆背景地噪声属于C类地区,目前主要有测震观测手段和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的多分量地震观测系统实验项目。仪器有CMG-3ESPC宽频带地震计、CMG-D24数据采集器等,地震计安装在基岩上,仪器实时采集地震动数据,通过SDH链路实时传输监测数据。
该台自建台以来,除加高过围墙外,基本没有进行过修缮。由于地处内蒙古高原常年多风,冬季寒冷漫长,恶劣的气候对观测室的密封性和保温性有较大的破坏,对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有极大的影响,因此提高观测室房屋的密封保温性能,是十分必要的。
2.张北地震台
张北地震台,台站代码ZHB,建于2001年,是首都圈项目建设的地震监测台站,为河北省地震局张家口中心台所属无人值守子台。台站位于张北县公会镇郭虎梁村西,东经114.49°,北纬41.40°,高程1350m,距张家口中心台约90km。台站具有独立院落和观测室,总占地面积333m2,观测室占地面积16m2。
该台所在地区的大陆背景地噪声属于C类地区。目前有测震、强震两种正式观测手段,以及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多分量地震观测系统实验项目。测震仪器有BBVS-60宽频带地震计、强震仪器有SYSCOM强震计,两套仪器共用1台EDAS-24GN数据采集器,仪器安装在基岩上,监测数据通过SDH链路实时传输。
虽然台站曾做过屋顶防水、室内墙壁保温处理,但由于地处内蒙古高原,常年多风,冬季寒冷漫长,恶劣的气候对观测室的密封性和保温性有较大的破坏,近两年来观测室的密封保温性能已经不能满足仪器设备的工作需要,冬季数据采集器多次出现死机现象,严重的时候不能启动,对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有极大的影响,因此提高观测室房屋的密封保温性能,是十分必要的。
3.阳原地震台
阳原测震台,台站代码YAY。位于阳原县西城镇王家窑村东,东经114.17°,北纬40.16°,高程1079m,距阳原地震台6km,距张家口中心台约140km,为河北省地震局张家口中心台无人值守台站。台站具有独立院落和观测室,总占地面积120m2,观测室占地面积30m2。
阳原地震台有着悠久的历史,始建于1975年,测震观测地点位于西城镇灰泉堡村,1976年搬迁到西城镇北关村阳原地震台院内,1989年由于大秦铁路建设,测震台搬到现址。2001年首都圈项目建设对仪器设备进行了改造,“九五”项目建设增上了强震仪,2016年烈度速报与预警项目又增加了烈度仪。目前使用的测震及强震仪器设备有:BBVS-60宽频带地震计、SYSCOM加速度计、EDAS-24GN数据采集器、MI-3000地震烈度计,仪器实时采集地震动数据,通过SDH链路实时传输。
阳原地震台处于晋冀蒙三省交界,阴山—燕山和太行山两大构造交会处,桑干河断裂北侧的八棱山山前冲积扇上。本区主要活动断裂为北东东向延展的南山山前断裂和北山山前断裂,两条断裂均为倾向盆地中心的正断层。地震活动比较活跃,经历了1981年丰镇5.8级地震,1989年大同—阳高6.1级地震,1998年张北6.2级地震。
该区属大陆季风性气候,常年多风少雨,气候条件恶劣。以2016年7月—2017年7月的气象资料为例,3级及以上风力天气多达121天(据天气网www.tianqi.com历史天气—阳原查询),可见该地区风力之大之多。
由于该地区气候条件比较恶劣,近30年来观测室房屋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维修,屋顶漏雨,外墙墙面起包、裂缝严重,室内雨水渗漏,夏季潮湿冬季寒冷,木质门腐朽变形,给仪器设备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进行一次彻底的系统的改造。
4.沙城地震台
沙城地震台,台站代码SHC,位于河北省怀来县存瑞镇东梁村河北省地震局沙城地震台形变山洞,东经115.52°、北纬40.44°,高程650m,距怀来县沙城镇7.5km,距张家口中心台约90km。该台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于1971年建成,1984年建成了形变观测山洞,测震仪器也安装到山洞,地震观测有独立的洞室和观测室,2017年3月移交到河北省地震局,成为河北省地震局张家口中心台无人值守子台。台站有独立的院落,占地面积2417m2,建筑面积约200m2。
地形地貌:台站位于怀来盆地中部山脉的西麓,其东面为高程800~980m的群山,西部为高程600~630m的谷地。山洞口西200m处有一条近南北向的干河,大雨时有洪水,雨后河床干枯,洞体附近为丘陵地貌和低高度山丘,上部主要覆盖第四系黄土,冲沟发育,有岩石裸露,植被稀少。
地质构造条件:台站位于燕山褶断带李信屯断褶处,延庆山字形前弧两翼与新华夏构造体系大海坨构造带的复合部位,延怀断陷盆地中部,黑山寺—狼山断裂北端。
现山洞内有测震、强震,前兆观测等。测震观测系统有BBVS-60宽频带地震计、SY⁃SCOM强震计,EDAS-24GN数据采集器,SDH链路实时传输监测数据;前兆观测仪器有SQ70D石英摆倾斜仪、VP垂直摆倾斜仪、DSQ水管倾斜仪、SS-Y伸缩仪、TJ-Ⅱ体积式钻孔应变仪、ADU-07极低频电磁观测仪、沙层应力观测仪、AETA多分量地震观测系统仪器等。
山洞观测室自建成以来30多年,历经风雨侵蚀等恶劣气候,虽然几经修缮,还是屡修屡坏。台站到沙河里的小路之间有150m的沙土路,下雨之后人无法行走、车辆无法进入,但雷雨季节仪器故障率较高,地震观测与预报工作对资料的连续率、完整率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优化观测环境、改善基础设施,为维修人员创造一个安全便捷的通道也是当务之急。
5.宣化地震台
宣化地震台,台站代码XUH,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于1982年3月建成使用,2017年3月移交到河北省地震局,成为河北省地震局张家口中心台无人值守子台。台站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崞村镇里口泉村西山坡上,东经115.04°、北纬40.47°,高程820m,距张家口中心台约70km。台站无独立院落,观测室占地面积20m2。安装有BBVS-60宽频带地震计和SYSCOM强震计、EDAS-24GN数据采集器,数据采用SDH链路实时传输。
台站外墙涂料大部分已经脱落,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容易渗入雨水破坏房屋。从公路到台站大约400m,无法行车,其中约有300m小道崎岖不平,仅能容纳一人通行,给维护工作造成困难,给维修人员的安全带来隐患,因此急需进行维修改造。
6.沽源地震台
沽源地震台,台站代码GUY,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于2006年3月建成并投入使用。2017年3月移交到河北省地震局,成为河北省地震局张家口中心台无人值守子台。台站位于河北省沽源县闪电河乡前蒙古营村东北山坡上,东经115.82°、北纬41.66°,高程1444m。台站东南约500m即是闪电河水库景区,约占地面积1344m2(东西长42m,南北长32m),没有围墙,观测室占地面积30m2。
由于地处内蒙古高原,常年多风,冬季寒冷漫长,恶劣的气候对观测室的密封性和保温性有较大的破坏,外墙涂料有脱落,防盗门有锈蚀。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附近景区游人越来越多,对观测室仪器设备的安全构成了隐患,台站没有围墙,只用刺丝做了围挡,尽快设围墙、观测室做防水保温已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