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与人才培养
1.认真完成承担的课题项目,加强成果转化。
2018年,预测研究中心共承担各类课题19项,其中中国地震局星火计划4项、河北省科技支撑项目1项、河北省地震局星火计划12项,中国地震局震情跟踪定向工作任务2项,目前,各项课题都取得了一定进展,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应用到年度地震趋势会商中。组织本部门承担的河北地震科技星火一般和面上项目的结题和验收工作。
与防灾科技学院联合申报河北省孕震环境监测与探测重点实验室;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联合申报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中的“识别地震错动前亚失稳阶段的室内实验与野外观测研究项目”。
2018年,预测研究中心获河北省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三等项6项。在2017年地震监测预报工作质量全国统评中,获第三名6项。
2.加强对局级创新团队的跟踪管理和指导
创新团队按照年初的计划安排分别在地震学、活动构造、地球动力学三个方向开展工作,并在5月份、12月份召开了两次科研组会,邀请专家做学术报告,细化工作安排。目前在地震定位、震源机制及应力场反演、背景噪声成像、危险区野外地质调查、三维黏弹性模型构建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研究成果。论文方面2018年刊出9篇,投稿6篇,待刊4篇。获得河北省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4项。团队成员积极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中国地震局星火、省局星火等项目。
3.加强人才交流与锻炼
派出1人到二测访问学习半年,接收1名台站技术人员到预测研究中心交流锻炼3个月,2人到中心台参加入职锻炼学习。多次接待各中心台来中心短期学习。
参加了全国年轻地震分析预报人员培训、地震地质、地下流体异常核实资料分析、跨断层形变监测、地壳形变资料分析与应用、智能化地震分析会商技术系统建设技术等相关业务培训。
4.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2月1日下午,预测研究中心贾立峰、宫猛二同志在赴美学习人员交流报告会上分别做学术报告。
2018年3月26日下午,预测研究中心相关技术人员参加河北省地矿局国土资源勘查中心地热所一行的学术交流座谈会。
为落实京津冀防震减灾一体化雄安工作会议的相关要求,8月23日,天津市地震局监测预报中心专家谭毅培博士等一行到河北省地震局预测研究中心进行交流调研。河北省地震局预测研究中心测震学科相关人员参加了研讨。
8月24日,预测研究中心王晓山、冯向东两位专家来红山台进行交流座谈,围绕科研项目申请、创新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两位专家对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等方面给予了指导,提出了建设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