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应对情况

三、地方政府应对情况

(一)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应急处置情况

按照省领导批示指示要求,省卫计委、民政厅、公安厅等部门迅速行动,结合自身职责并按照预案分工,迅速做好地震应急相关工作。

震后,河北省卫计委党组书记、主任梁占凯立即组织相关处室召开紧急会议安排部署,并派出1名厅级领导带领1名处级干部连夜赶赴永清县指导工作,安排省级13支卫生应急队伍和专家做好各项应急救援准备,指导廊坊市和永清县等地卫生计生部门积极做好应急队伍、车辆、药械和后勤物资等各项准备工作,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及时做出研判,随时待命出发。

河北省民政厅收到震情信息后,高度重视,积极快速应对,厅长兰保良亲自统筹指挥,加强应急值守,迅速开展重点工作:一是迅速查灾核灾报灾。震后15分钟,分别通过震区民政部门和震中区灾害信息员等途径开展查灾核灾。据了解,地震震动不明显,村内房屋无损,尚无人员伤亡和房屋倒损情况报告,并按民政部要求录入全国报灾系统。二是紧急开展震情评估。经省减灾委办公室紧急评估,本次地震有可能造成部分老旧房屋损坏,但造成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可能较低。三是加强灾害救助准备。震后,紧急通知省救灾物资储备库和廊坊市民政局做好救灾物资准备工作,可实现即时调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目前,河北省物资储备库和廊坊物资储备库物资准备充分。四是扎实做好后续工作。河北省民政厅将继续高度密切关注震情发展,扎实做好应急值守、查灾核灾、灾害救助物资保障等后续工作。

(二)市县政府应急处置情况

地震发生后,廊坊市委、市政府和永清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开展应急处置。

一是迅速启动地震应急响应。震后市政府第一时间启动三级地震应急响应,成立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市委书记冯韶慧为政委,市长陈平为指挥长,下设震情研判、灾情排查、应急处置、舆情应对四个工作组。市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成员单位即刻进入地震应急响应状态。市委书记冯韶慧、市长陈平及永清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立刻赶赴震中区域指挥抗震工作。

二是立即组织震情会商。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前兆资料及地震活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合中国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及周边地区震情判断信息,提出地震趋势判定意见。

三是开展灾情排查。市、县政府同步下发紧急通知,重点开展针对震中附近重大基础设施、危化企业,敬老院、五保户等弱势群体,以及农村危旧房屋情况进行全覆盖、地毯式、无遗漏的全市范围灾情排查。市地震局第一时间派出现场工作队赴震中地区进行摸排。经连夜排查,截至2月13日上午9:00,永清县及廊坊市其他县(市、区)未发现房屋倒塌和基础设施损坏情况,无人员伤亡,群众情绪稳定,社会秩序有序正常。经核实110、120、119等急救电话,未接到求助求救电话。

四是及时开展震后舆情应急处置。地震发生后,地震部门及时利用电话解答群众疑问,稳定群众情绪,正面引导舆论,开展辟谣工作。市网信办第一时间启动“互联网加强级应急响应”,分派专人跟踪关注网络舆情动向。廊坊市委宣传部、市地震局、市网信办建立实时联络机制,共同做好舆情处置。通过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和人工巡查监看,廊坊市发现有多条网络谣言在微信群圈传播。廊坊市网信办与地震、公安部门联合研判,对相关谣言进行梳理分析,于2月12日19时57分和21时39分,先后两次对有关谣言进行澄清。组织撰写《如何鉴别地震谣言》一文,于21时03分通过廊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微“廊坊发布”及微信公众号进行发布,进一步压缩网络谣言传播空间。同时,将有关谣言信息交送公安机关,落地查人。2月12日19时57分,汇总整理相关信息,形成题为《河北永清发生4.3级地震无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信息通稿,对此次地震情况、处置工作进展和公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做进一步说明,通过各类媒体渠道向社会公布。以上信息,全部安排“廊坊发布”官微、微信公众号首发,统一协调域内各新闻网站、自媒体、网络大V和网评员转发转载,迅速形成传播声势。截至12日24时,廊坊市域内网络舆情总体平稳,未发现大规模网络谣言和网络恐慌情绪。

五是落实省领导重要指示,做好后续工作。震后,省长助理江波亲赴现场,于当日22点44分到达永清县,23点立即召开了座谈会,部署应急工作。廊坊市委、市政府认真传达汪洋副总理和王东峰书记、许勤省长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市委、市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召开专题会议,立足于抗大震、救大灾,全面部署灾情研判、应急处置、物资准备、救援队伍、社会稳控、灾情排查、舆情应对等各项工作。进一步将继续做好灾情信息排查、假期应急值守、强化舆论引导等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