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地震应急救援
1.认真开展全市地震应急工作自查和整改
根据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在全省开展地震应急工作检查和整改的要求,组织开展了面向全市各县(市)、区和市直34个部门的地震应急工作自查和检查,重点是针对应急指挥协调联动机制、应急预案制定和完善、应急演练、应急物资准备、救援力量建设等方面,对发现的问题开展整改,进一步夯实提升了我市地震应急工作。
2.大力开展地震应急演练,重点针对全市中小学等人员密集场所,不断提升应急能力
一是会同教育等部门,结合课间操、升旗仪式等大力推进全市中小学生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实现常态化。
二是在“5·12”全国防灾减灾日之前的5月10日,在市第六中学举行了“2018石家庄市中小学地震应急综合演练”,旨在进一步指导和推进全市中小学地震应急救援演练开展。3500余名师生参加,各县(市)、区主管地震应急工作的领导、全市120所中小学主管学校安全的领导现场观摩了演练。演练环节包括室内避震、疏散逃生、被埋压学生紧急救援、火灾等地震次生灾害逃生和应急救援等,并开展了大型地震应急救援知识培训,现场发放地震应急知识宣传手册等书籍5000余册。“5·12全国减灾日”期间全市中小学,陆续开展了多种形式地震应急演练活动。
3.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地震应急预案
2018年全市各县(市)、区和34个市直部门在2017年完成地震应急预案修订基础上,继续优化完善预案,特别是针对一些重点部门和单位。其中市卫计委进一步修订了《石家庄市防汛防震卫生应急工作指导方案》。水利部门今年再一次修订了《石家庄市水利抗震救灾应急预案》,完善了全市239座大中小型水库、6条主要行洪河道避险转移预案等。
4.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截止2018年底,已经在主城区依托公园和广场建立了10所市市属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进一步推进相关标志和设施完善;依托地下大型人防工程建设了9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总面积为7.88万平方米,并配套通风、发电等设施。各县(市)、区也均建立了避难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