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统日常运维

一、系统日常运维

1.强化震情滚动会商,做好周例会、月会商和加密会商等工作

按照《2018年度河北省地震局震情跟踪工作方案》,严格执行会商制度,严密监视震情,按时完成日常周月会商。在春节、两会、高考期间,共进行了25次加密会商,对我省震情进行分析研判,采取了有效工作措施严密监视震情发展。照章处置上海局马钦忠等人和怀来地震台张凤秋等人分别填报的《地震短临预测卡片》。及时召开紧急会商会,对北京大学深圳地震监测预测技术研究中心提交的“基于AETA数据的首都圈地震风险分析与预测”报告和河北省地震局保定中心台流动地磁室提交的“流动地磁手段针对2018年2月永清4.3、张北3.2级地震的快速异常判定意见”等含有预测意见的报告进行分析研判。

2.做好震后趋势判定等应急工作及地震应急演练

对1月6日滦县2.8级地震、2月12日永清4.3级地震、2月14日张北3.2级地震、4月28日滦县2.3级、7月18日宣化2.8级、8月5日古冶3.3级、8月9日卢龙2.8级、8月11日卢龙2.6级、8月13日卢龙2.6级、10月30日隆尧3.0级等地震及时进行了震后趋势会商,提出了震后趋势判定意见。

对于永清4.3级地震,联合北京市地震局和天津市地震局,进行了震例总结,系统梳理了永清地震前后的震情趋势与前兆异常发展情况。

对于6月13日古冶2.3级、8月10日古冶2.3级、8月11日卢龙2.3级、8月14日古冶2.1级、8月19日古冶2.1级、12月14日古冶2.0级等地震,按照《河北省地震局3.0级以下地震信息报送暂行办法》进行了应急处理和信息报送。

8月5日—19日,唐山秦皇岛地区连续发生3级左右地震,预测研究中心除按照日常震后趋势会商工作方案开展工作外,还多次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京市地震局、天津市地震局等开展联合会商,共同判定震后趋势。

3.完成日常宏微观异常零报告任务

认真按照地震宏微观异常零报告制度。每次会商,包括加密会商和震后趋势会商,都按要求填报了宏微观异常零报告表。在会商期间,共同对宏微观零异常报告表进行讨论,确保无误。对各市局、中心台报送的零异常报告表指定值班人员进行统一汇总、审核,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有关单位。

4.完成地震异常的现场核实及报告编写上报工作

2018年,共完成22篇异常核实报告、4篇测震学异常分析报告,对赤城井水温、河间井水位、大柏舍电场、易县伸缩仪、永年水管等测项异常进行多次现场核实,并按时提交了异常核实报告。

继续执行异常核实报告审核办法,对各中心台和市局提交的异常核实报告进行审核,每季度对异常核实情况进行总结,生成总结报告,完成了全省异常核实报告评比工作。

5.开展中长期地震预测工作

在中长期地震预测中,继续深入研究数字地震学参数,如震源机制解、震源动力学参数等在震情会商中的应用;发挥科技创新团队的作用,对河北强震发震构造与机理深入研究,对晋冀蒙盆岭构造区的主要活动断裂进行定量参数研究,并进行地震危险性评估。

6.加强年度地震趋势研究,做好年度和年中会商工作

2018年5月16日召开了全省年中地震趋势会商会,10月26日召开了2019年度河北省地震趋势会商会。在地震趋势会商会上,组织全省分析预报人员认真研讨,最后形成了地震预测意见,通过了河北省地震预报评审委员会的评审。

在年中会商中,对河北及其邻区的流动地磁及流动重力观测成果进行了应用,特别是在危险区分析和判定中流动地磁和流动重力资料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会商中还加强了预测指标体系在危险区论证中的实际应用。在年度会商会上,邀请了系统内外专家和京津两市的专家一起讨论震情趋势。

7.做好地震学会日常工作

河北省地震学会召开了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进行换届,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组建第一届监事会。2018年推选范志伟同志参选河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顺利完成2017社会团体年度检查,10月份召开了“纪念张北地震20周年暨地震监测预测学术研讨会”,邀请了系统内外专家做学术报告,另外省局内外11位代表做学术报告,展开了学术探讨。河北地震学会荣获2018年度中国地震学会系统优秀学会称号、陈婷荣获2018年度中国地震学会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