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自然灾害防治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救灾与非常态救灾相统一,按照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全面深化防震减灾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新时代河北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河北省防震减灾综合能力,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则。坚持需求导向。主动承接、统筹推进国家规划、京津冀防震减灾协同发展规划和河北省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明确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坚持防震减灾与经济社会相融合,努力提供优质高效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为推进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新局面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坚持目标导向。紧跟国家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步伐,落实中国地震局党组推进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总体部署,按照防震减灾科学技术、业务体系、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现代化要求,强化顶层设计,科学确定目标,完善体制机制,深化协同联动,同步融合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全省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按照调整结构、补齐短板、健全体系的要求,研究具有针对性、根本性的落实举措,谋划推动新时代河北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
坚持创新导向。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紧密结合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全面深化地震科技、业务、震灾预防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防震减灾发展思路和举措,不断优化和丰富公共服务产品,突出河北防震减灾特色,强化公共服务供给。
(三)工作目标。坚持一体设计、分步实施,全面提升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实现具有新时代河北特色的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
到2020年,基本构建全省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发展框架,形成具有河北特色的防震减灾科技优势,防震减灾整体水平保持国内先进行列。主体业务和公共服务的信息化、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工作体制机制更加适应地震安全需求,地震灾害对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明显减轻,人民群众的地震安全需求进一步得到满足。
到2035年,在全省形成开放合作、支撑引领、充满活力的防震减灾科学技术体系,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综合集约的防震减灾业务体系,法制完备、多元共治、善治高效的社会治理体系,形成资源丰富、布局合理、保障有力的公共服务能力。更加适应河北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有力支撑和引领事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产品,地震灾害风险显著减轻,河北步入地震科技强省之列,基本实现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
到21世纪中叶,形成具有河北特色的现代化防震减灾科技体系、业务体系、社会治理体系和公共服务能力。防震减灾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地震灾害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全面实现河北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