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的教学艺术技巧》简介
《中学化学的教学艺术技巧》这本书是由.北京未来新世纪教育科学发展中心编创作的,《中学化学的教学艺术技巧》共有232章节
1
目录
目 录 课堂教学中的化学交流策略 一、学生与化学教材的交流 二、学生与学生的交流 三、教师与学生的交流 四、学生与习题的交流 21世纪的新能源 一、新能源从反物...
2
课堂教学中的化学交流策略
【作者】王文军/李美华 教学过程必然伴随着交流过程,例如,学生与教材交流,学生与学生交流,教师与学生交流,学生与习题交流等等。化学交流是化学课程教学的目标之一,...
3
一、学生与化学教材的交流
学生与化学教材的交流是化学交流的基础和关键,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主要取决于这一阶段,同时它也最能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原则,教师...
4
二、学生与学生的交流
在独立基础上的学生与教材交流完成后,即转入学生与学生的交流阶段,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是学生与化学教材交流的延续和补充,它着眼于利用学生在知识背景、认知策略、思维特点...
5
三、教师与学生的交流
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最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它在学生间完成交流反馈信息基础上进行的,是以自学思考题为程序,以检查前二阶段交流效果为途径,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6
四、学生与习题的交流
学生与习题的交流是课堂中化学交流的最后一步,也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学生与习题的交流,能使学生及时将所学内容理解、巩固、保持下来,并在解题中领悟到解题方...
7
21世纪的新能源
【作者】黄宝圣 新能源是指以新技术为基础,系统开发和利用的能源。而像太阳能、氢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和海洋能(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等)称为当代新能源,也称...
8
一、新能源从反物质来
众所周知,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而我们周围的物质由原子组成,原子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这些俗称粒子。在正常情况下,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
9
二、新能源从氢原子来
科学家在从事微观科学研究的同时,发现了一个能解决能源问题的方法。即开创了一套无可辩驳的经典量子力学的大统一理论,此理论是科学家们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努力使之...
10
三、新能源从反重力来
据资料报道,美国航天局正在设法征服伊萨克·牛顿爵士曾在1687年做出解释的那种力—重力,旨在将它作为一种能源加以利用。其实,在此之前,俄罗斯科学家叶夫根尼·波德...
11
四、新能源从月球上来
大家熟知,“氦-3”同位素的热核反应堆中没有中子辐射,这就意味着用“氦-3”同位素生产能源时没有放射性污染,即不会给环境带来(放射性污染)危害。然而,地球上“氦...
12
五、新能源从海底下来
基础化学知识告诉我们,甲烷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向环境放出热能(或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甲烷是被誉为未来的燃料,是可能在整个21世纪为人类提供电力的一种...
13
【参考文献】
[1]谢卫群.寻找反物质意味什么.人民日报,1998.6.1. [2]美《华尔街日报》.处在边缘的开发者们.参考消息,1999.11.27. [3]俄新社莫斯科...
14
镁跟水反应的再实验
【作者】许先林 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编著的高级中学课本《化学》第一册第135页有这样两个实验:[实验5-1]取少许镁粉于试管中,加3m L水,往水中滴2滴无色酚...
15
一、实验方案
实验一取一小段未经砂纸打磨的镁条,放入试管中,加冷水3m L,往水中滴入2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实验二取一小段经砂纸打磨光亮的镁条,放入试管中,加入冷水3...
16
二、实验现象
实验一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无气泡产生。 实验二打磨光亮的镁条与冷水迅速反应产生大量细腻的无色气泡,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加热沸腾后,产生气泡速度加快,溶液红色加...
17
三、现象分析
实验一未经砂纸打磨的镁条放入冷水中无气泡产生,即镁条本身未与冷水反应;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是由于镁条表面的氧化膜(碱式碳酸盐)极少量溶解于水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18
四、实验结论
实验证明,镁容易与冷水反应,而不是不易与冷水反应,更不是不与冷水反应只与热水反应,而是镁更容易与热水反应。实验说明:镁是一种活泼金属。...
19
石蕊试液和试纸的新生
【作者】王志明 今天,许多人都知道,要测定一种溶液的酸碱性并不难,只要用测试液或试纸测一测就行。但也许你并不知道,这个方法是英国著名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在偶然中...
20
中学化学教学中情感教学目标研究的必要性
【作者】齐艳娟/郝雷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这种态度体验可以分为积极的态度体验和消极的态度体验。对于教学,积极的态度体验能够促使学生...
21
一、从理论上看,它的研究属于初级阶段,还有广阔的领域需要开发、研究
布卢姆的教育分类体系中包括三个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化学教育目标被引入我国以来,认知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相继出台了...
22
二、我国的化学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已显示出情感教学目标的研究迫在眉睫
我国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全面提高民族素质。但从目前的教育现状看,距离这个目标还有一定的偏差,具体问题如下: 1.应试教育仍然是中学化学教学...
23
【参考文献】
[1]向敏芬。情感教学与中学化学教育。化学教学,1996(6) [2]孙维刚。孙维刚谈全班55%怎样考上北大考上清华。长春:北京妇女儿童出版社,1999,9 [...
24
化学课堂教学反馈的几个原则
【作者】金晶 课堂教学过程必须要有反馈,能否有效地接受反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一个富有经验的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注意力不应仅仅集中在教案和教学进度上,而且还要...
25
一、及时性——课堂教学反馈时间上的要求
与整个教学过程相比,课堂教学的45分钟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反馈必须及时。一方面,教师要不断积累经验,养成能及时捕捉反馈信息的习惯;再一方面,要训练学生反馈和接...
26
二、多样性——课堂教学反馈方法上的要求
反馈有多种渠道,就化学课堂教学来说,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表情,发动学生提问、讨论、练习、实验等,了解知识和能力的落实情况。在教学设计时,对反馈方法就要有所考虑,...
27
三、活动性——课堂教学反馈形式上的要求
课堂教学反馈实际上是对课堂教学过程和状态的一种评价,课堂上来自学生的评价往往是一种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价值判断,为了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检验来自学生方面的评价...
28
四、和谐性——课堂教学调节的要求
课堂教学反馈的主要目的是调控课堂教学行为,就教师方面来说,通过反馈判定自己的教学效果,从而调整和控制包括自己的行为在内的课堂教学过程。 和谐性是课堂教学调控的目...
29
试论化学教育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作者】顾昌华 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创造性解决问题中有创见的思维,通过这种具有创见的思维活动,产生新颖、独特而又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思维成果[1]。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
30
一、实验引探,创设情境,启迪创造思维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思维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化学教学中挖掘探索性实验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叙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