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和发展人的潜能
2025年11月24日
发现和发展人的潜能
【作者】何晓文
作为全国重点师范大学的附属中学,华东师大第二附属中学具有得天独厚的教育科研条件,素有教育教学改革的传统,特别重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学校坚持以“追求卓越”为目标,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统一的教育实验,努力在全校范围内积极探索培养青年英才的新思路和新模式。
1980年代末,一些教师自发组织一部分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开展“小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成果,并因此初步认识到“研究”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和课程形态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积极作用。
1994年秋,首届全国理科班学生入学后,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如何有效发挥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以促进这些青年英才的发展,成为学校认真思考和努力探索的重大课题。1996年秋,学校在系统总结组织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将“小课题研究”作为一门课程在首届全国理科班高三年级开设。
经过两年实践,逐步积累了系统的经验,1998年在全校理科班和高一年级中全面开展以“小课题研究”为基本模式的研究性课程,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与此同时,学校内所有学科的教师逐步将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引进到各自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各种有效途径。
随着“小课题研究”学习模式渐渐成熟,2000年以来研究性课程已经成为所有学生的必修课程。在这一背景下,学校提出了两个“百分之一百”的要求,即百分之一百的学生参加小课题研究,百分之一百的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由此切实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渗透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也成为学校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发展学生的创造意识,已经成为学校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