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引言]:1.播放有关酚类污染物对水体影响的录像,使学生感知酚类物质的危害。说明炼油、炼焦、染料、造纸等行业产生的废水中存在酚类物质。

2.给出有关酚类物质对人体造成的主要危害,说明要治污需先了解污染物主要的理化性质。

[板书]:酚类污染物

[提问]:1.什么是酚类物质?

2.根据已有知识推测酚类有机物可能具有什么性质?

3.怎样设计简单实验证明水体中含有酚类物质?

[讨论]:1.结合教师课前给出的阅读材料,按小组讨论。

2.提出小组设计方案。

[实验]:1.给出含酚类有机物的废水(模拟),分组实验。

2.学生可按各组的方案检出酚类物质。

[讨论]:1.报告各小组的实验结果。

2.分析实验结果的正误。

3.比较与苯酚的异同?

[提问]:产生二者性质异同的原因是什么?

[展示课件]:1.观察苯酚的结构

2.观察甲酸和其他常见酚类有机物的结构

3.填表:苯酚与酚类的异同。

[讲述]:1.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

2.有机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3.有机物的弹性

[提问]:怎样才能减少酚类有机物的毒性呢?

[讨论]:利用已有的知识推测对酚类污染物可能的治污方法。

[实物展示]:将学生的讨论方案展示出来。

[实验]:利用中和、萃取、或吸附等方法处理水中的酚类污染物。

[课件]:演示生物法除去酚类污染物。

[练习]:配置有关酚类性质和酚类污染的形成性练习。

[小结]:学生小结,保护环境,热爱地球,关注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