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纳的教学论思想
布鲁纳根据其认知学习理论的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教学主张,主要有重视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和提倡发现法等。
(一)要求以学科的基本结构组成螺旋式的教材,尽早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布鲁纳反对以外部强化为主的程序教学,认为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学习句子、公式、定理等材料,只能导致学生孤立地记住它们,而不能保证学生在另一种情境中运用这些知识。他认为学习的目的在于掌握知识的结构,只有掌握了知识结构,理解和运用才能更深刻和广泛。教学不只是为了目前的学习,还应该使学生能够主动地选择、贮存和改造知识,从而促进今后的学习。为此,教材就应该把反映学科发展水平的最基本的概念和原理作为主体。因为概念和原理越是基本,它们对于解决新问题、掌握新内容的适用性也越大。布鲁纳强调说“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1〕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是要“通晓某一学科领域的基本概念。不但包括掌握一般原理,而且还包括发展对待学习和调查研究,对待推测和预感,对待独立解决难题的可能性等态度。”〔2〕可见,学科的基本结构包括了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学习态度、方法等方面。当学生掌握和理解了一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就会把该学科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因此,布鲁纳把学科的基本结构放在设计课程和编写教材的中心地位。他认为,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容易掌握整个学科的具体内容,就容易记忆学科知识,就能促进学习的迁移,促进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并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提高学习的兴趣。
布鲁纳还主张,在儿童的早期学习中就应该使用突出学科基本结构的教材。强调早期学习,使学生尽早尽快学习学科的许多重要知识,是布鲁纳设计学校课程计划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他指出,只要教材的形式和教法适合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有关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就会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他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经历了动作式、映象式和象征式三个阶段。在动作式阶段,儿童主要通过运用适当的动作来认识、再现外界事物的特征,只能从做中学;在映象式阶段,儿童显示出将环境中的经验构成内在表象的能力,他们通过形象,包括视觉图像或其他感觉表象对世界进行表征。象征式阶段的儿童能够借助语言或其他符号系统来贮存或提取大量信息,借助符号进行推理、解决问题,并最终能提出假设,使用比喻及条件性命题。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均可分别从动作的、映象的和象征的这三种不同的认知发展水平出发,加以编撰和组织。年龄不同的儿童,其认知发展阶段也不同,对他们就应使用不同抽象水平的教材。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教学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可能相同,但教材的具体直观程度逐渐降低,而抽象程度不断提高,从而体现了教材的“螺旋”式上升的特点,使学生一步步地在较高的认识层次上掌握教学的内容。因此,布鲁纳认为课程设计和教材的编写应查明基础学科基本知识的学习准备,根据学生当时认知发展水平予以剪裁、排列和具体化,使知识改造成为一种与儿童认知发展相切合的形式。另外,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应重视学科的基本概念或原理的连续性。通过螺旋式的课程概念,可以打通中小学和大学同一学科的界限。
(二)要求用发现法进行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探索去发现知识结论与规律
发现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材料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概念、原理与规律的过程。布鲁纳明确指出:“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之事物的行为。正确地说,发现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3〕又说:“不论是在校儿童凭自己的力量所做出的发现,还是科学家努力于日趋尖端的研究领域所做出的发现,按其本质来说,都不过是把现象重新组织或转换,使人能超越现象再进行组合,从而获得新的领悟而已。”〔4〕与其他形式的学习相比,发现学习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发生较早。学前儿童就有发现学习,而且这种学习是他们获得初级概念的主要手段,是概念形成的方式;2、学习内容是以未有定论的材料为主,不是现成的结论。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或事实去独立发现事物的意义或规律,从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因此,发现学习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3、学习过程较为复杂。学生首先要将教师提供的材料或信息进行重新组织和转换,使之与已有的认知结构统一,并发现其中的隐蔽关系,然后再将它们整合,纳入认知结构之中。从整个过程来看,必须先独立发现,而后才整合内化。
布鲁纳提出的发现式教学法的一般步骤是:第一,从儿童的好奇心出发,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学生在面临新问题、新情境时,在思维中产生了某种不确定性,于是就会出现试图探究的动机;第二,围绕问题,向学生提供有助于问题解决的材料或事实;第三,协助学生对有关材料与事实进行分析,让学生通过积极思维,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和假设;第四,协助和引导学生审查假设,通过比较,选定正确的或者最佳的答案,使问题得以解决。布鲁纳认为,发现式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所学知识的保持,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的方法与技巧,而且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有效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