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课堂教学中的化学交流策略
一、学生与化学教材的交流
二、学生与学生的交流
三、教师与学生的交流
四、学生与习题的交流
21世纪的新能源
一、新能源从反物质来
二、新能源从氢原子来
三、新能源从反重力来
四、新能源从月球上来
五、新能源从海底下来
【参考文献】
镁跟水反应的再实验
一、实验方案
二、实验现象
三、现象分析
四、实验结论
石蕊试液和试纸的新生
中学化学教学中情感教学目标研究的必要性
一、从理论上看,它的研究属于初级阶段,还有广阔的领域需要开发、研究
二、我国的化学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已显示出情感教学目标的研究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化学课堂教学反馈的几个原则
一、及时性——课堂教学反馈时间上的要求
二、多样性——课堂教学反馈方法上的要求
三、活动性——课堂教学反馈形式上的要求
四、和谐性——课堂教学调节的要求
试论化学教育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一、实验引探,创设情境,启迪创造思维
二、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的培养
三、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的培养
四、辩证批判思维的培养
五、培养创新情感,增强社会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浅谈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安全问题
一、违反操作规定
一、用药过量发生事故
三、药品混入杂质
四、使用失落标签未经鉴定的试剂发生事故
五、实验室空气不流通
化学实验室一般事故的应急处理
1.一般割伤
2.一般烫伤和烧伤
3.化学药品灼伤
(1)酸灼伤
(2)碱灼伤
(3)溴灼伤
(4)磷灼伤
(5)氢氟酸灼伤
(6)酚灼伤
(7)汞的处理
4.中毒
(1)腐蚀性毒物
(2)刺激性及神经性中毒
(3)吸入气体中毒
5.火灾
6.触电
食品防腐剂与健康
教学:沟通文化的创造过程
一、社会交往与社会性的发展
二、教学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现象
三、教学是沟通文化的创造过程
化学课堂提问的失误及对策
一、提问随心所欲,缺乏目的
二、提问内容简单,追求气氛热闹
三、提问过于笼统,回答琢磨不定
四、提问后无停顿,思维进程混乱
五、提问顺序颠倒,减弱提问效果
六、提问注重结论,忽视思维过程
七、提问只求正确方法,排斥求异思维
试论高中化学新教材的教育价值
一、化学新教材的价值取向分析
(一)化学与新材料、新技术
(二)化学与能源
(三)化学与环境
(四)化学与生产、生活
二、化学教育价值的体现手段
(一)重视素质教育,加强化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加强实验教学
(四)积极开展活动课
关于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思考
一、要实施和研究科学素养
二、坚决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左右摇摆不定的情况再度发生
三、拟定课程目标必须全面
四、改革课程、教材必须排除来自各方面的阻力
五、学习外国课程教材必须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善者而不从之
六、编订大纲和编写课本必须考虑农村的需要
七、应慎重考虑中学化学教师的实际情况
八、应进行社会调查研究
九、教材必须成龙配套
十、课程、教材的编制和编写人员可考虑采用几结合的方法
十一、永远重视化学实验
化学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性与发展趋势
一、信息化与化学教育的变革性
1.1 更新和变革化学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使化学教育观念现代化
1.2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现代化
二、中心化与化学教育的普及性
三、社会化与化学教育内容的综合性
四、未来化与化学教育的素质性
【参考文献】
有关化学实验改革的想法与建议
一、原有的化学教学实验功能过于狭窄
二、过分重视实验目标而不重视过程
三、不适当地过分要求化学基本操作的熟练性
四、缺乏时代气息
五、Pimental关于9至12岁少年科学训练方案的再审视
六、提倡用最简单的仪器和技术来训练学生
实验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
一、既观察实验结果,又观察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现象
二、既要抓住观察重点,又要全面观察各种现象
三、既观察主反应的现象,也兼顾副反应的现象
四、注重对异常现象的观察,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意志和品质
五、注重对实验现象的对比观察,以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科学方法
“3+X”高考对化学教师的要求
一、观念要新
二、知识要实
三、授课要活
四、信息要广
20世纪最耀眼的12组科技成果
20 世纪初科学革命两大成就
1.相对论
2.量子力学
20 世纪中后期五大科学成就
1.物质的基本结构
2.宇宙大爆炸理论
3.DNA分子双螺旋模型
4.大地板块构造学说
5.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20 世纪的五大尖端技术成果
1.核能与核技术
2.航天和空间技术
3.信息技术
4.激光技术
5.生物技术
从生化武器谈起
化学武器初伸毒爪
窒息性毒剂——光气
毒气之王——芥子气
神经性毒剂——氢氰酸
防毒面具
生物武器令人战栗
防护招术种种
●化学武器的防护措施
●生物武器的防护措施
●启示窗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与教学改革
一、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布鲁纳的教学论思想
三、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与教学理论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
【参考文献】
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教学的比较
一、教学理念
二、实验目的
三、教学模式
四、实验前的引导
五、实验程序
六、实验后的讨论
七、时间、空间和资源
八、情感态度的培养
九、教师的作用
【参考文献】
关于化学实验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思考
一、化学实验教学中蕴藏着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丰富素材
二、在化学实验中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讨
1.引导和鼓励学生提出研究的问题
2.遴选有价值的问题立题研究
3.创设研究性学习的适宜教学环境
4.改革原有的教学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化学教师个性特征在化学素质教育中的价值研究
一、本文所使用的个性概念及个性特征的含义
二、化学教学过程的属性分析
三、化学教师个性特征在化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1.激发强化学习动机
2.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3.提高化学教学的效果
4.提高化学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5.有利于化学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6.影响化学教师的教态
【参考文献】
开设初中化学活动课的尝试
1.课程目标
2.课程内容的编写原则、内容、开设形式及评价方法
3.课程设置
4.教师配备
“酚类物质的污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实验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说明
藏量丰富的新能源——可燃冰
“第四代”金属家族
未来的“钢铁”
有“记性”的合金
“速冻”金属
纳米科学技术及展望
1纳米微粒的特性
1.1 小尺寸效应
1.2 表面与界面效应
1.3 量子尺寸效应
2纳米微粒在化学化工上的应用
2.1 催化剂
2.2 优异的光吸收材料
2.3 电池材料
3展望
【参考文献】
发现和发展人的潜能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模式
对高中学生潜能的认识
学生拥有巨大的创造潜能
对高中教育的新认识
中学化学实施创新教育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人才观、质量观要调整
二、教学过程要优化
1.课前环节
2.课堂环节
3.课后环节
4.课外环节
三、方法手段要创新
四、教师素质要提高
1.树立现代价值观念
2.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3.提高教学技能
高中化学活动课初探
一、高中化学活动课的界定和组织
(一)高中化学活动课的界定
(二)探究式活动是高中化学活动课的重要组织形式
二、高中化学活动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
(一)培养学生的化学创新思维方法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