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与教学理论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

三、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与教学理论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与教学理论对美国的传统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掀起声势浩大的结构主义教学改革运动,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应该说,布鲁纳的理论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视认知结构、内在动机等在学习中的作用,既注重知识的理解,又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符合学习和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本质特征,对我国目前正大力推行的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一)布鲁纳提倡的发现式教学对我们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素质教育的宗旨就是要把人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它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培养良好的人格。在我国传统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灌输式和演绎式的教学方法。教师独占课堂,学生成了被动的接受者,他们的注意力很难一直保持较高水平,甚至会逐渐下降(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以致教学低效。演绎式教学是一种从一般到特殊的教学,它体现为先介绍概念、定理和定律,再引用例子进行解释和说明。这种教学有益于聚合思维的培养,但对于发散思维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而发现式教学则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出发,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注重学习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学习的结果,重视获得知识的方法而不仅仅是知识本身。在学生独立发现的过程中,学生感到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体验到发现的快乐,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和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因此我们认为发现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良好的人格以及将来从事发现和技术发明等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二)布鲁纳强调学生的知识学习要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这一观点是十分正确和有意义的。实际上,学生学习各学科知识的主要目的就是掌握其基本概念和原理及方法策略,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概念和原理就是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事物间内在联系的反映,是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任何一门学科知识都是以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为核心内容的。因此,我们在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材料的选择时,就必须突出学科的基本结构,选择那些基本的概念和原理作为教材的内容,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掌握,有利于迁移和应用。当然,在选择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作为教材内容的同时,还必须包括基本的事实材料,无事实材料的概念和原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布鲁纳强调学生的认知结构在学习中的作用,并认为认知结构即编码系统的观点对我们教学是有启发意义的。作为教师首先应明确要构建的学生的认知结构包含哪些组成要素,并最好划出各组成要素的编码系统的图解。接着深入分析教材内容,明确学科本身所包含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学科知识结构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安排最佳的学习经验和提供最佳的知识结构,才能引导学生对教材结构的理解。在引导学生理解教材结构的过程中,注意教材内容的难度,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程序来组织教学过程。同时注意提供有助于学生矫正和提高的反馈信息,以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这样学生在获得、转化和评价知识的过程中,把学科的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头脑内的认知结构。

(四)布鲁纳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动作式、映象式和象征式三个阶段,主张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顺序来合理呈现知识的形式,同时主张通过有目的、系统的教学促进儿童认知发展。我们认为,这体现了知识学习与能力发展的辩证关系。我们在教学时一方面应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特点是不同发展阶段儿童认知特点进行教学。如幼儿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具有具体性和直观性,必须通过形象的形式呈现知识,在掌握抽象的概念和原理时,需要具体的实际经验或表象的支持。而到了中学阶段,可以直接理解语言或其它符号陈述的抽象概念及其关系。另一方面则应该通过精心组织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促进儿童认知发展。

(五)布鲁纳重视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这对我们也很有意义。动机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变量,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但是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学生学习多数是靠父母和老师的奖励与惩罚等外部强化作用支撑着,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体验到多少成功的快乐,没有培养起对学习本身的兴趣。这种学习过程是非常艰辛的,而且一旦没有了外部强化,学习就很难维持下去。因此,我们应创造一切条件,从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当然,布鲁纳的学习与教学理论也存在着许多缺陷,比如他过分强调发现学习。而发现学习的最大缺点在于太耗费时间,会减缓教学速度。我们认为应该强调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相互配合和有效补充,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具体学科内容特点,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