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与化学教育内容的综合性

三、社会化与化学教育内容的综合性

20世纪以来,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为标志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扩展到了高速和微观领域。现代科学发展趋向于专门化、组分化,而科学的运用则趋向于综合化、网络化,各学科的相互渗透,使对某一对象的研究必须借助于多学科、多领域和协作才能进行。同时,贯穿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领域的横断学科如信息论、控制论等,使科学发展出现了整体化、一体化的趋势。化学教育更应加强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广泛联系,注重化学学科与其他各学科知识的融合,同时要加强课程综合化的开发与研究,这是时代的潮流,大势所趋。近二三十年来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初中设置综合理科,代替理、化、生、地分科课程等。我国上海市和浙江省进行初中综合理科的试验已有多年的经验,现在浙江省进一步与人教社联手编制综合理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综合课程最初是为弥补分科课程的缺陷而提出来的,其目的是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获得对知识的整体印象,然而,时值世纪之交的今天,重新倡导综合课程却是顺应了国际化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趋势,反映了当今社会发展的变革性、复杂性、一体性的特点,它是世界课程沿着综合—分化—综合与分化发展趋势的必然。

自从本世纪30年代以来,生产的飞速发展推动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一体化进程,科学上的新发现,新发明越来越快地转化到技术和生产领域,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不断推动着社会上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这种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反映到学校理科教育改革中,很快就孕育并兴起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即STS教育思想,由于在发展科技、生产的同时,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Environment),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因此,在美国、加拿大近年制订的全国课程标准中已将STS进一步发展为STSE的教育思想,并渗透到理科教学内容和方法中,从内容上去探索理科课程怎么样从纯科学的框架上解脱出来,从方法上更多地培养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适应、决策以及创新等能力。我们注意到综合课程的发展趋势与现实的价值取向,并不是否定分科的学科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在课程结构中各具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但课程改革的方向将不应该再增设许多新的学科,而是走综合性,促成学科课程内在一体化,学科课程之间的一体化,以及走设置综合课程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