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民俗文化翻译研究》简介
《壮族民俗文化翻译研究》这本书是由创作的,《壮族民俗文化翻译研究》共有154章节
1
A Study of Translation of Zhuang Folk Culturein an...
韦冰霞著 Wei Bingxia ▶2019年度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左江流域民族文化研究中心科研课题《左江流域少数民族节庆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研究》研究成果...
2
前言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也在加快,在这个进程中,壮族文化也随着英译、泰译、越译...
3
绪论
“民俗文化”这一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提出来的一个概念,而在当时,我国曾掀起过文化大讨论,也有学者曾提出过民俗文化的概念。1991年,有“中国民俗学之父”...
4
第一章 民俗文化与翻译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5
第一节 民俗文化翻译的定义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也有学者认为,“民俗本身即一种文化”[2]。如绪论中所言,“中国民俗学之父”钟...
6
第二节 民俗文化翻译的原则与标准
关于翻译的原则与标准,译界的前辈们曾提出过许许多多的观点,但归纳起来,这些观点表达的内核基本一致,有较多共同之处,以下举例说明。 英国爱丁堡大学历史学教授泰特勒...
7
第三节 民俗文化翻译的现有研究梳理
从现有的文献看来,与民俗文化翻译相关的文献多半是期刊,相关专著较少,因而本书的撰写与出版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意义。从时间维度来看,关于民俗文化翻译的相关研究主要是...
8
第二章 跨文化语境与壮族民俗文化翻译
第二章...
9
第一节 语言与文化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文化”有以下三个定义:①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②...
10
第二节 跨文化语境概述
所谓语境,其实可以认为是语言的文化背景、历史传承、时空幻境、心理诉求以及情绪景象等。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可作为第一个...
11
第三节 文化翻译观
20世纪80年代,在翻译研究的传统语言学派遭遇瓶颈,陷入文本的束缚而难以取得新的突破时,文化翻译学派的领军人物——英国的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
12
第四节 壮族民俗文化翻译中的译者
关于壮族民俗文化翻译中的译者,本书主要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来展开论述。从本质上来说,“主体性”问题其实是哲学问题,法国哲学家勒内·笛卡尔(Rene Descart...
13
第五节 译者的跨文化意识
民俗文化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的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际。中国人与西方人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文化心理、价值取向,都有一定差异,因此,在民俗文化翻译中,译者...
14
第三章 翻译技巧在壮族民俗文化翻译中的运用
第三章 根据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对壮族民俗文化相关的各类文本进行分析,发现大多数文本是信息型文本,有少部分文本属于呼唤型文本、表达型文本。具体该如何翻译这些文...
15
第一节 语言层面
...
16
(一) 直译与意译
直译和意译是一对语言层面上的翻译策略,是英汉互译的两种不同的翻译方法,其各有侧重点。直译是指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简而言之,就是主张保留原文的...
17
(二) 具体的翻译技巧
关于直译和意译这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又可细分为不同的翻译技巧,通过这些细分的翻译技巧来实现直译与意译。...
18
1. 直译与直译加注
在桂西南壮族地区,花炮节主要是在崇左市江州区左州镇举行,日期定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即观音诞辰日。花炮节非常热闹,近年来,每年都有超过三万人参加,花炮节于201...
19
2. 增译法
增译法(增词法)主要指的是在翻译中有时候为了确切、充分地表达原意,或为使译文生动、通顺,符合目标语的表达习惯,而在译文中从词汇层面补充必要的词,增译的原则是增词...
20
3. 减译法
与增译法相对,当同一句话,由A语言译成B语言时,用了增译法,那从B语言回译为A语言的时候,就使用减译法。减译法(减词法/省译法)是指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基础上,省...
21
4. 音译法
音译法比较好理解,指用音位(phoneme)为单位在英译文中保留汉语的发音以便提出原文主要语言功能的翻译方法。某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公司名、商标名以及某些...
22
5. 阐释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之间的语言、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特有的魅力。不同的民族,民俗节日文化又各不相同,对于某些民族中特有的表达法来说,需要加些注释,译文读者才能更...
23
第二节 文化层面
翻译作为沟通两种不同文化的桥梁,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每一种语言的背后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这种独特的文化有时候很难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跳出语言的...
24
(一) 归化与异化的定义
归化和异化这对翻译术语是由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韦努蒂于1995年在《译者的隐身——一部翻译史》里提出的,具体说来,翻译当中的归化指的是在翻译过程中把原文...
25
(二) 归化与异化在民俗文化翻译中应用的意义
把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运用于民俗文化翻译中,十分具有指导意义。不同的民族都有其独特性,民族之间的文化也有一定的差异,在当今信息全球化的时代,欧美等国家的文化代表...
26
第四章 花山文化
第四章...
27
第一节 花山文化概述
广西的壮族,主要聚居于左右江地区,而在贯穿桂西南的左江两岸,绵延200多千米的悬崖峭壁上,分布着战国至东汉时期(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2世纪)壮族先民骆越人所绘制的...
28
第二节 花山岩画的保护及其文化的传承
如前文所述,花山文化是以花山岩画为载体的文化现象,包括花山宗教、花山习俗、花山绘画、花山歌舞、花山体育、花山文学等方面。花山岩画之于花山文化是极其重要的,如果岩...
29
(一) 花山拳
花山拳是历史上源于左江流域的一系列搏斗技艺,是壮族先民在过去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与自然做斗争、抵抗外来侵略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其武术器械主要取材于当时的生产工具。在...
30
(二) 花山舞蹈
花山舞蹈是以左江花山岩画为题材创作的一系列舞蹈,因创作人构思不同,所以舞蹈形式也不尽相同,但其目的都是为了传播花山文化。20世纪70年代末,广西艺术学院附中的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