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化与异化在民俗文化翻译中应用的意义
把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运用于民俗文化翻译中,十分具有指导意义。不同的民族都有其独特性,民族之间的文化也有一定的差异,在当今信息全球化的时代,欧美等国家的文化代表的是强势文化(dominant culture),尽管世界上讲汉语的人很多,讲汉语的国家却很少,中国文化是一种弱势文化(dominated culture)。当弱势文化的语言翻译成强势文化的语言时,为了得到强势文化国家的读者的接受与认可,就必须选用他们所乐于接受的内容和形式。[11]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看,将民俗节日活动文化进行英译的过程,就是一个把弱势文化语言翻译成强势文化语言的过程,我们在选择翻译策略的时候,既不能仅仅为了让英语国家读者方便理解而简单地采用归化的策略来翻译,也不能为了保留民俗节日活动文化内涵而一味地采用异化的策略。作为译者,需要在归化和异化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照顾到英语国家读者是不是能看懂,也要照顾到民俗节日活动文化内涵的保留。这样的译文,才能更好地肩负起 “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的重任。
[1] 谭先进.崇左文化博览[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6: 927.
[2] 惠宇.新世纪汉英大辞典[M].北京: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2004: 1524。
[3] 梁文曦.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视角下申遗类信息型文本的英译策略——以“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申遗系列材料文本”为例[J].长江丛刊,2018(14).
[4] 金丽.壮族历史文化导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318.
[5] 金丽.壮族历史文化导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326.
[6] 金丽.壮族历史文化导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331.
[7] 金丽.壮族历史文化导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337.
[8] 金丽.壮族历史文化导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331.
[9] 张震久,孙建民. 英汉互译简明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225.
[10] 张震久,孙建民. 英汉互译简明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226.
[11] 刘艳丽,杨自俭. 也谈“归化”与“异化”[J].中国翻译,2002(6).